第四届中国(广西)—东盟现代种业发展大会在南宁开幕
10月28日,第四届中国(广西)—东盟现代种业发展大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梁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刘信,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柬埔寨驻南宁领事馆总领事唐肃安,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党组成员李如平,自治区党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韦波,乡村振兴局总经济师刘康等领导出席大会开幕式。
大会启动仪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黄路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刘少军等3位院士在开幕式上视频祝贺。
大会共设360个标准展位,19个特装展,参展商300多家,主要宣传展示推介广西、我国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东盟国家农作物、畜禽、水产渔业等名特优稀新品种资源及种子种苗、相关产品及加工制品、食品等。
大会开幕式现场
广西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启动实施了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五大行动,扎实推进现种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广西建立了9个国家级农业种质资源库、圃、场,认定了97个自治区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稻种资源数量居全国首位。广西杂交水稻种子市值22.6亿元,全国第2,占比达12.79%,优质杂交稻选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创建了1个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13个国家级畜禽核心育种场、水产良种场,形成了一批有规模有优势的良种繁育基地,广西良种供应和用种安全有保障。同时,不断深化与东盟国家的种业合作,通过在老挝、越南、柬埔寨、印尼、缅甸等国家建设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站和示范基地,支持广西种业企业“走出去”,广西每年出口东盟国家种子约1500吨,推广中国优良农作物品种200多万亩,广西现代种业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拓展。
巡馆
开幕式上发布首届中国—东盟优质籼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名单、广西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广西第二批自治区级制种大县名单;颁发了首届中国-东盟优质籼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证书、第三批自治区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牌匾,为第三批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揭牌。中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和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进行了签约。
本次活动由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主办。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单位以及中国种子协会、有关东盟国家单位、展商以及有关省农业农村部门、广西区直有关厅局、区直有关企事业单位、全区各市县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参加开幕式。
向柬埔寨驻南宁领事馆总领事介绍农产品
第四届中国(广西)—东盟现代种业发展大会期间,还举办第二十届广西“看禾选种”大会、第六届中国(南宁)鲜食玉米大会、2023年广西“好种好品”擂台赛“好吃火龙果”鉴品推介会及专场推介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