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我区农业领域干部职工中引发强烈反响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置于突出位置,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连日来,我区农业领域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广大干部职工纷纷表示要按照党中央部署和自治区党委要求,以科技赋能、改革攻坚、人才培育为突破口,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
全会强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求农业战线加速技术革新。“以科技为引擎,激活农业新质生产力。”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科学技术处处长孙庆磊介绍,围绕农业重要产业,广西布局了23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6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49家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设区市全覆盖。当前,广西抢抓国家实施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等重大机遇,大力实施智慧农业行动,以“五化升级”为路径,构建了覆盖生产、装备、监管、数据与国际合作五大领域的智慧农业生态系统,先后涌现出“无人化农场”“滴滴农机”“AI巡园”“智慧植保”等多个典型应用场景。
全会提出“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为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指明方向。“我们聚焦农村土地经营权、集体经营性资产等关键领域,搭建全区统一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打破信息壁垒,让‘沉睡的资产’变成‘增收的活水’。”广西公共资源运营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荣表示,下一步,将加强与地方政府、农业企业联动,探索“产权交易+产业发展”模式,让改革红利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农民,为农村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人才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支撑。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马敏表示,学院将紧紧围绕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聚焦广西特色农业提质、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等关键领域,紧密对接广西现代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着力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创新的高素质“新农人”。
全会要求“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需统筹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张翠华介绍,香粉河入选广西首批美丽幸福河湖,香粉河水利风景区2024年更被认定为自治区水利风景区,该乡以“大方汽车营地—雨卜苗寨—滨水平台—嵘溪瀑布”旅游示范带为轴,配套露营基地、民宿集群,推出金秋烧鱼节、苗绣研学等项目,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与民生福祉。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金结村驻村第一书记颜强认为,乡村全面振兴必须把生态保护与村民增收统筹起来,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村民。“现在村里环境美了,游客多了,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颜强介绍,金结村聚焦农旅融合发展,依托山水资源打造生态旅游项目,既保住了绿水青山的生态底色,又让村民通过民宿经营、农产品销售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站在“十五五”规划新起点,农业战线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将宏伟蓝图转化为实际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