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城乡:养殖“绿色小虫” 豆丹 拓宽富民产业路
特色养殖促振兴。茶城乡过村村引进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豆丹养殖,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道路。如今,过村村正因豆丹产业的兴起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为当地村民增收的同时,也成为茶城乡乡村振兴的亮眼名片。
近日,在过村村合兴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工人们戴着有紫外线功能的头灯,穿行在黄豆地里,细心地从豆叶下挑选出饱满的豆丹。据基地负责人叶万彬介绍,由于白天采收豆丹时受环境和视觉限制,难免会有遗漏,而夜晚使用紫外灯采收则可以把白天遗漏的收完。
豆丹俗称豆虫,以吃黄豆叶子为生,是一种特佳的高蛋白食物,可烹制成特色美味。如今,豆丹已成了人们餐桌上的高档美食。种黄豆养豆丹已经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荔浦市合兴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万彬:“经初步估算,我们每亩土地收获豆丹有200斤,现在市场价为50元一斤,一个月时间,每亩土地光豆丹的收益都有8000元,更不用说还有后面黄豆的收益,真的是时间短、见效快。”
“一豆双收”,这种种养结合模式不仅鼓起了合作社的钱袋子,也为当地参与豆丹养殖的农户提供了一条增收渠道。
茶城乡过村村古燕屯村民吴庆莲:“豆丹养殖不费力气,干活轻松,而且还很快见到成效,很适合我们这种在村里留守的人们参与。”
产业兴带动群众富。下一步,该合作社将积极同上级部门和行业协会对接,大力发展“豆叶养丹,丹肥供豆”新型种养模式,共同推动豆丹深加工,延伸豆丹产业链,让一条条“绿色小虫”持续带动更多农户增收。
荔浦市名特优农产品协会会长秦竹说,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我们鼓励各村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更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良种推广和用心服务让“靠天吃饭”逐步转向“靠技术增收”,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市民的菜篮子“丰起来”,这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