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万亩月柿喜获丰收 甜蜜柿业振兴乡村
10月15日,走进恭城瑶族自治县西岭镇杨溪村的果园,果农蒋建文正和几个果农一起在柿子园里挑选采摘成熟的月柿。一个个硕大光泽的柿子挂满枝头,一派丰收的景象。
采摘下来的月柿需要剪去柿子蒂、根据果品大小、果面光滑程度分拣装筐再拉到收购点进行售卖。“今年柿子的采摘要比往年晚一些,目前的收购价格在1.2元每市斤,如果价格持续稳定今年的30亩柿子将给家里带来近30万元的收入。”蒋建文对记者说。
月柿在恭城有1000多年的种植、食用历史。截至目前月柿种植面积有25.67万亩,是全国县域种植柿子面积最大的县,柿子总产量达到94.5万吨。恭城的月柿通常在每年9月中下旬开始逐渐成熟,采摘期可以一直持续到12月。
月柿迎来丰收旺季,收购、加工、销售,各环节也随之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在广西恭城瑶乡奇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柿子收购点,工人们正在将加工好的柿子装车外运。“这些柿子是加工成脆柿出口越南的,因为恭城的月柿管理技术水平高,种植培育出来的柿子品质好,个头大,所以每年我们加工出来的脆柿、红柿子、柿饼、柿子片这些产品都广受海内外的消费者青睐,走量好。”该公司负责人邓诗远介绍说。
恭城月柿可以制作成脆甜可口的脆甜柿,也可以通过削皮、晾晒制作成软糯甘甜的柿饼,柿子片、冰柿等,产品销售到泰国、越南、马来西亚、俄罗斯等海内外。随着电商、微商、直播带货以及市场服务、交通、快递物流、合作社、包装行业等快速发展,月柿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发展成了恭城振兴乡村的主力军。
科技赋能,振兴产业。在提升柿子种植技术和规模的同时,恭城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华中农业大学、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交流,以恭城月柿专业的体系专家为核心,争取国家、省、市相关恭城月柿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科研项目,引进和研发恭城月柿相关育种、栽培、保鲜、加工等全产业链新技术。同时,逐步推动月柿加工业由传统的脆柿、红柿、柿饼等粗加工向精深加工方面发展,开发了柿子醋、柿子酒、柿子汁、柿叶茶、柿雪糕、柿单宁含片、柿单宁香皂、面膜、精华液、中成药(白云边脑心清)等新产品,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今年5月,恭城月柿入围“202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百强榜。9月29日,在深圳举办的一场恭城月柿深圳产销推介会上恭城多家柿子企业与深圳市幸福果源果品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意向签约金额合计达2430万元。
聚焦“AI+” 恭城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目前,恭城把“创新引领未来”作为转型关键,坚持以数智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智慧农业方面,建成月柿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构建天空、地上、地下立体智慧果园感知系统,通过传感器和AI算法实时监测土壤温湿度、病虫害,实现水肥滴灌智能化管控,“数字柿业赋能乡村振兴”案例获评全国首批乡村振兴赋能计划产业振兴典型案例。同时,恭城与广西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7个研发平台,自主研发国内首条柿子精深加工智能生产线,运用AI技术实现柿子脱涩、烘干、单宁提取等工序自动化,累计申请专利21项,推动传统加工业从“人工主导”向“数字驱动”转型。
“现在正值我们月柿上市和加工的季节,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我们的恭城月柿增产明显,品质提升也比较快,从现在价格来看,好一点的一级果是在一块五钱左右,刨皮果比较好的也到了一块一到一块三,所以比我们今年其他的水果来看,我们的这个价钱是比较理想的。”恭城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林清说道。
同时他提醒广大果农在销售方面,可以吃个定心丸,因为现在全国的其他柿子产地销售已经接近尾声,马上这些商家都会转移到恭城来进行采购,而且恭城月柿今年的销售期还有四个月才过年,这四个月的时间里面销售期内我们的果农应该做好的是管理好自己的果园,使我们的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为我们的果商和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月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