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农科中心水产产业科技先锋队赴桂林市渔业增殖管理站开展交流合作
近年来,受经济发展、人类干扰、水源林破坏、水库电站生物通道阻隔等影响,漓江流域内生态环境破坏、渔业资源衰退严重、品种资源数量急速下降,亟需系统地进行漓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调查和鱼类生境监测,开展特色鱼类种质保育与人工繁殖等工作。8月6日,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秦义勇率广西水产产业科技先锋队成员、科技特派员滕谦、文俊程、唐蕾、沈佳庆一行5人,到灵川县桂林市漓江补水枢纽工程渔业增殖管理站开展交流合作。
桂林市漓江补水枢纽工程渔业增殖管理站于2020年10月因机构改革由桂林市水产养殖场、桂林市第二水产养殖场合并组建而成,是市农业农村局管理的正科级、公益一类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位于桂林市灵川县潭下镇青狮潭水库大坝底下(原灵川县青狮潭鱼种场)。负责青狮潭、小溶江、川江、斧子口等水库及水库拦截河流的上下游鱼类种群资源的监测、分析和研究;开展增殖放流工作;建立鱼类资源基因库,保护库区鱼类物种多样性。
在基地现场,水产产业科技先锋队一行先后听取了增殖站站长秦庚发与副站长秦秀东对基地情况的详细介绍,基地总占地面积197亩,有亲鱼培育池6个、亲鱼培育临时钢结构棚8个、鱼苗培育池13个、大规格鱼苗培育池5个、孵化车间912平方米(其中产卵池1个、孵化池3个、集苗池1个),池塘养殖水面150亩。围绕漓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调查、鱼类生境监测、特色鱼类种质保育与人工繁殖等工作展开了深入交流。双方表示,希望今后加强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究攻关,为漓江流域渔业资源增殖,科学有效地保护漓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做出水产科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