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薯大产业 引进企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临桂区茶洞镇土地肥沃、日照充足、水源丰沛,如何让“沉睡”土地生金,培育乡村内生动力,是当地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今年,茶洞镇引进薯业科技公司发展红薯种植产业,让这片曾经的闲置土地长出了“金苗苗”。
连日来,在临桂区茶洞镇护山村委的“西瓜红”脱毒红薯苗种植基地里,一垄垄种植整齐的红薯苗映入眼帘。工人们正手脚麻利地将成熟的红薯苗仔细剪下,并码齐、捆扎、堆放在一旁。到了中午,一捆捆优质的红薯苗被搬上货车,即将运往外地种植。
山东金藤南方公司负责人梁秋菊说:“我们公司在茶洞包了200亩土地用于培育脱毒红薯苗,一亩的产量有两万株,主要销往广东、云南等地,这个红薯苗种下之后亩产有六千斤以上,现在即将进入剪苗旺季,我们一天的用工量在50人左右。”
种植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从红薯苗的种植、剪苗到采挖的全过程都会雇用当地村民来完成。目前根据剪苗工作量来计算,平均每名村民每天就能获得一百二十元左右的报酬,在剪苗旺季则能达到一百五十元。
据了解,茶洞镇种植的“西瓜红”脱毒红薯苗不同于传统育苗种植模式,是一种新型试管苗扩繁,具备无病毒、长势壮、产量高、品质好等多方面优势,且扩繁后可直接应用于甘薯大田生产。同时,公司还提供挖机整地、无人机飞防等技术服务,也让红薯苗大规模种植更为便利。
临桂区茶洞镇人民政府镇长杨建胜说:“通过引进金藤薯业科技公司到我镇大规模流转土地发展红薯种植产业,既积极响应了国家粮食安全政策要求,同时也能够通过村企联建实现技术共享带动周边村民致富,将小红薯发展成兴农富民的大产业。”
近年来,茶洞镇立足区位、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探索形成“生态+”复合型经济发展模式,重点培育了茶洞“高山罗汉果”、“高山百香果”、“高山冷水鱼”“手工红薯粉”等特色生态农产品。同时,通过引进企业结合当地特色农产品打造全产业链,解决村民家门口就业问题,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崔丽娟 实习生:唐智彧、王珺祺、莫璐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