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脊大寨“加场”晒衣节 再续红瑶情

瑶族同胞参加民俗巡游活动。 潘志祥 摄

游客在体验打糍粑。 潘志祥 摄
本报讯(记者何月 通讯员潘志祥 潘勇干)7月30日,农历闰六月初六,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迎来别具一格的闰月“晒衣节”。红瑶千年习俗再度与龙脊壮美梯田交相辉映,全县沉浸在一片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中。
当天上午,大寨村寨门处锣鼓喧天,唢呐悠扬。盛装的瑶族同胞用鲜艳的红衣将村寨装点一新,他们手捧喷香的糯米酒和五彩糯米饭,热情迎接八方来客。节日在寓意吉祥的“抬金狗”送祝福仪式中热闹开启。河滩上,百名瑶嫂精心梳理及腰长发,展示着红瑶特有的长发传统;广场上,心灵手巧的红瑶绣娘们飞针走线,现场演绎红瑶服饰的精湛制作工艺。一场场原汁原味的民俗展示令游客流连忘返。
作为本次“晒衣节”的重头戏,大型集体传统婚礼民俗活动震撼上演。数百名身着艳丽盛装的红瑶妇女组成浩荡的送亲队伍,手擎红伞,穿行于蜿蜒起伏的青青梯田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相融,构成一幅动感十足、风情浓郁的民俗画卷,成为镜头追逐的焦点。
夜幕低垂,大寨村迎来梦幻时刻。璀璨的梯田焰火秀准时点亮夜空,绚烂多彩的烟花在层叠的梯田背景上绽放,将龙脊装点得如诗如画。随后的篝火晚会上,瑶族同胞与游客们手拉手,围着熊熊篝火载歌载舞,共同度过一个难忘夜晚。
本次“晒衣节”不仅是大寨村的盛会,更得到了江底乡、泗水乡等周边红瑶村寨的积极响应与热情参与。他们带来了各自村寨独具特色的表演节目和精美绝伦的手工艺品,齐聚大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节日内容,更成为红瑶文化在不同村寨间交流互鉴、促进传承的宝贵平台,让这场民俗盛宴更加精彩纷呈。
“晒衣节是我们红瑶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大寨村党支部书记余琼通表示,“举办这次闰月晒衣节,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弘扬,更是乘着文旅融合的东风,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它让龙脊梯田的壮美风光和红瑶文化的独特魅力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周边村寨的鼎力支持,让节日氛围更加浓厚,也让红瑶文化在交流中焕发出更璀璨的光彩。”
近年来,大寨村依托龙脊梯田世界级自然景观和底蕴深厚的红瑶民俗文化,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通过持续举办“晒衣节”等特色鲜明的民俗活动,成功探索出一条文化赋能、旅游兴村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当天上午,大寨村寨门处锣鼓喧天,唢呐悠扬。盛装的瑶族同胞用鲜艳的红衣将村寨装点一新,他们手捧喷香的糯米酒和五彩糯米饭,热情迎接八方来客。节日在寓意吉祥的“抬金狗”送祝福仪式中热闹开启。河滩上,百名瑶嫂精心梳理及腰长发,展示着红瑶特有的长发传统;广场上,心灵手巧的红瑶绣娘们飞针走线,现场演绎红瑶服饰的精湛制作工艺。一场场原汁原味的民俗展示令游客流连忘返。
作为本次“晒衣节”的重头戏,大型集体传统婚礼民俗活动震撼上演。数百名身着艳丽盛装的红瑶妇女组成浩荡的送亲队伍,手擎红伞,穿行于蜿蜒起伏的青青梯田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相融,构成一幅动感十足、风情浓郁的民俗画卷,成为镜头追逐的焦点。
夜幕低垂,大寨村迎来梦幻时刻。璀璨的梯田焰火秀准时点亮夜空,绚烂多彩的烟花在层叠的梯田背景上绽放,将龙脊装点得如诗如画。随后的篝火晚会上,瑶族同胞与游客们手拉手,围着熊熊篝火载歌载舞,共同度过一个难忘夜晚。
本次“晒衣节”不仅是大寨村的盛会,更得到了江底乡、泗水乡等周边红瑶村寨的积极响应与热情参与。他们带来了各自村寨独具特色的表演节目和精美绝伦的手工艺品,齐聚大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节日内容,更成为红瑶文化在不同村寨间交流互鉴、促进传承的宝贵平台,让这场民俗盛宴更加精彩纷呈。
“晒衣节是我们红瑶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大寨村党支部书记余琼通表示,“举办这次闰月晒衣节,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弘扬,更是乘着文旅融合的东风,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它让龙脊梯田的壮美风光和红瑶文化的独特魅力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周边村寨的鼎力支持,让节日氛围更加浓厚,也让红瑶文化在交流中焕发出更璀璨的光彩。”
近年来,大寨村依托龙脊梯田世界级自然景观和底蕴深厚的红瑶民俗文化,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通过持续举办“晒衣节”等特色鲜明的民俗活动,成功探索出一条文化赋能、旅游兴村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