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五位一体”推动 早稻大面积单产提升
建良田、选良种、施良法、用良机、立良制
初夏时节,全州县广袤的农田里,禾苗青青。为筑牢粮食安全生产“压舱石”,该县通过实施“建良田、选良种、施良法、用良机、立良制”五位一体策略,推动早稻大面积单产提升。
“建良田”夯基础,完善基础设施。2024年1月,总投资2.2亿元的全州县灌江、磨盘两大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举行集中开工仪式。截至目前,该项目有效改善了全州县20万亩农田的灌溉条件;建成高标准农田12万亩,配套泵站12个、田间道路120公里。此外,今年以来,该县组建6个科技小分队下沉一线,开展“网格化”指导。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县今年培训农民超1000人次,推广增密增穗、水肥管理等技术。
“选良种”提品质,推广高产品种。依托广西(桂北)看禾选种大会永久落户全州的优势,全州县推广欣荣优879、黔两优58等高产抗倒伏品种,优质稻种植面积稳定在33.6万亩,占早稻总面积的95%以上。
“施良法”强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全州县实施《水稻增密增穗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通过增加用种量(杂交稻1.3—1.6公斤/亩)、抛插密度(杂交稻1.8—2.2万蔸/亩)等措施,预计今年示范片单产较2024年提高5%以上。同时,该县推广工厂化育秧、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一喷多促”、季收减损等关键技术,2025年早稻绿色防控覆盖率达100%,化肥农药用量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用良机”降成本,推进全程机械化。今年以来,全州县投入农机具13万台(套),水稻生产机械化率达83.5%,工厂化育秧发芽率提高到95%,机插秧效率达每小时8亩,成本降低60%。同时,该县培育40余家农机合作社,提供育秧、机插、飞防、烘干等托管服务,覆盖种植面积在60亩以下的小农户,2025年早稻社会化服务面积超12.6万亩。
“立良制”稳面积,强化政策保障。通过稻谷生产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政策,对种植水稻20亩以上的农户实行“谁种补贴给谁”的原则,双季稻种植面积按1.5倍计算补贴面积,每亩补贴最高300元。在良好政策的推动下,2025年全州县新增早稻种植面积0.27万亩,总面积达34.52万亩,同比增长0.79%。在全面落实田长制、严守耕地红线方面,2025年该县完成土地综合整治925.35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5万亩,治理撂荒田1.6万亩,严控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全州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股长蒋启斌说,下一步,该县将强化田间管理,延续“揭榜挂帅”擂台赛机制,推动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并深化“水稻+”复合种养模式,持续为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