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 | 砂糖橘炭疽病的防治
在砂糖橘种植区,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可危害叶片、枝梢、果实等部位,严重时会导致落叶、枯梢、落果甚至整株死亡,这严重制约了柑橘产业的发展。
一、砂糖橘炭疽病症状
砂糖橘炭疽病受害部位主要为叶片,枝梢和果实。叶片受害,从叶缘、叶尖或叶主脉生有浅青色或青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后期病斑中央颜色变淡,转变成灰白色;枝梢受害,叶柄基部病斑呈现褐色,一周内枝梢和嫩叶凋萎变黑并长满橘红色黏质小液点直至脱落;果实受灾,大多从蒂部或近蒂部开始发病,病斑初为浅褐色水渍状后变为褐色至深褐色腐烂。
二、发病规律
砂糖橘炭疽病的病原为围小丛壳菌(Glomerella cingulata),属于子囊菌亚门真菌。病菌主要依靠通过风、雨水、昆虫等途径传播至砂糖橘的果实和叶片上。一般在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砂糖橘最易发病,在湿润的环境中,病原菌可以迅速繁殖并侵入砂糖橘的组织,最终导致病害发生。当外部环境不佳,例如春季低温多雨、冬季冻害频发时,沙糖桔植株抵抗力下降,也往往是发病的高峰期。
三、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清理感染的果实、果园中的杂草和枯枝落叶,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来源和途径,保持果树的适当种植间距,注意通风。加强栽培管理,提供合适的养分和水分,培育强健的树势,增强抵抗力。
(二)药剂防治
在沙糖桔幼果期和果实成长期,每隔15-20天喷药一次,治剂可以选择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8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25%嘧菌酯悬浮剂1000~1500倍液等。在果实采摘并清园后,全面喷施1次0.8 -1波美度石硫合剂+0.1%洗衣粉杀死存在于表面的病原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