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农作物病虫情报19期—晚稻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急报
目前我市晚稻生育期大多数已进入灌浆期,少部分沟头、黄熟期,很多群众都抱着晚稻丰收已成定局的心理,忽视了晚稻后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但受近期台风影响,田间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稻飞虱、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如不及时防治,将会严重影响产量或失收。为保障晚稻生产安全,各地需紧急行动,切实抓好水稻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
一、 当前主要病虫发生情况
(一)稻飞虱
目前田间仍有部分田块达到防治指标,百丛虫量一般为225-450头,个别田块高的达1990头,发生面积约25.5万亩,现阶段稻飞虱防治指标为田间稻飞虱成、若虫密度达500头/百丛,达到防治指标及时施药防治。根据历年资料和今年的气候特点分析,预计第七代稻飞虱发生程度为中等发生。防治适期为10月上中旬。
(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9月以来,由于受台风暴雨及持续高温多雨天气因素影响,田间细菌性病害病叶率平均为25.3%,高的76.9%,发生面积为21.58万亩,当前高温高湿利于该病的发生与蔓延。预计晚稻后期受寒露风影响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偏重发生,流行期在10月上中旬。
(三)水稻白叶枯病
同样受台风影响,水稻白叶枯病大叶型杂交稻品种较感病,田间平均发生为20.28%,高的61.52%,发生面积为17.26万亩。
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为细菌性病害,传播速度快、爆发性强,一旦暴发难以控制,如后续有台风雨影响,造成机械伤口增加,发生将会加重。因此,发现有发病中心就必须及时施药防治,此外,纹枯病、稻跗线螨、稻粉虱、细菌性褐条病、稻瘟病、稻曲病等病虫也有一定程度发生。
二、 防控建议
(一) 加强监测,及时发布病虫情报。今年气候异常,防控态势非常严峻,各级农业植保技术人员认真抓好以防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稻飞虱为中心的田间管理工作。
(二) 及时组织应急防治工作。各县市区植保部门要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通过广播、宣传栏或微信等方式宣传,督促种植大户、农户做好应急防治工作,绝不允许较大面积病虫为害成灾现象的出现。
(三) 应急防治推荐药剂。①防治稻飞虱可选用烯啶虫胺、吡蚜酮、呋虫胺、三氟苯嘧啶(佰靓珑)、烯啶.吡蚜酮、敌敌畏等。②防治稻细条病、白叶枯病可用噻唑锌、春雷霉素、噻森铜、氯溴异氰尿酸、喹啉铜等药剂+叶面肥。第一次用药后7天,如防治效果不理想,还要补防一次。重病田隔4-5天喷1次,连续3次。
用药时应特别注意:①喷药时田间要保持浅水层,药量要足够,药液尽量喷到稻株中下部,毒土撒施要均匀;②注意施药安全和所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③施药后要注意检查防治效果,若虫口密度仍较大时,应再施药防治一次。
注:请把使用后的废弃农药瓶(袋)统一集中处理,勿乱丢弃,切勿滥用乱用农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