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水稻苗情简报第6期—加强后期田间管理 夺取晚稻高产
9 月以来贵港市大部气温偏高,大部区域雨量偏多,综合气 象条件对晚稻拔节和孕穗、抽穗扬花有利。9月到10月初出现有 3次台风过程,台风带来的强降雨缓解和抑制了高温天气的持续发展,但台风带来的强风天气造成水稻倒伏、稻叶损伤染病和影响正常授粉。
据我市水稻苗情动态监测点10月9日苗情调查以及对港城、大圩、厚禄、等乡镇苗情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大部分晚稻生长处于抽穗-灌浆期,这个时期是争足穗,提高结实率和增加千粒重的关键时期。如果水肥不到位,病虫未防好就会影响水稻后期生长,造成成穗率降低,空秕粒增加,所以务必重视后期田间管理。现就中后期田间管理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加强水肥管理
1.适时适度灌水。晚稻抽穗扬花灌浆期正值高温季节,植株蒸腾及蒸发量大,水分不足会影响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输送,但长期深淹又容易诱发稻纹枯病、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更给稻飞虱造成有利的繁殖条件。因此,水稻中后期应采取间歇式灌溉,干干湿湿,以湿为主,促进根系活力和延长叶片功能期并防止倒伏,从而稳产高产。
2.巧施穗粒肥,提高成穗率。穗大粒多和高结实率是夺取高产的关键,必须重视穗粒肥的施用。穗肥的作用既有利巩固分蘖成穗,争足穗,又有利于攻大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实现水稻高产优质。
二、把好病虫关
1.虫害防治。水稻中后期是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的又一高峰期。稻飞虱可造成叶片穿孔,倒伏,并传播纹枯病等病害;稻纵卷叶螟会造成白叶,影响光合作用及开花结实,空秕粒增加,千粒重下降。所以,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防治稻飞虱的关键是时间要早,水量要足,喷雾要均匀,部位要准确,药液重点要喷洒在植株中下部,一般在上午十点以前下午四点以后为施药最佳时机。
2.病害防治。今年晚造水稻细条病和白叶枯病发生相比往年严重,主要是幼穗分化初期受强风影响,叶面受损,病菌从伤口侵入,水稻受害后,叶片干枯,秕谷增多,千粒重下降.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颗粒无收,需引起重视。推荐药剂:中生菌素、噻唑锌、春雷霉素、氯溴异氰脲酸等药剂进行防治,每隔5-7天连续施药防治2-3次。
三、注意抵御“寒露风”
“寒露风”是在10月上旬寒露节前后出现的第一次强冷空气所造成的秋季降温,是晚稻生长后期的灾害天气。因天气或工作安排不及时等原因,部分田块推迟移栽时间,造成生长发育进程期后移,抽穗扬花可能遇上“寒露风”天气。寒露风来时的防御措施有:①以水保温。冷空气来临时,灌7-10厘米的深水层,以提高田间小气候温度,降低低温害。②寒露风前后喷施叶面肥,降低损失。叶面肥有很好的抵抗低温的作用,当寒露风将来临而晚稻还未齐穗,在低温过后天气较晴,采用喷施“九二0”和叶面肥相结合,可提前3天齐穗,也可防止“包颈”现象发生,减少寒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