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农作物病虫情报第18期—做好晚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防控工作
当前我市晚稻早插田已进入大胎期,迟插田逐渐进入孕穗初期,晚稻前期主要病虫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局部中等。白露时节过后早晚田间露水明显增加,田间小生境有利于水稻病虫发生为害,是晚稻病虫多发重发和防治的关键时期。晚稻中后期病虫害将以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白叶枯病、细条病、稻瘟病、纹枯病、农田鼠害为主。
一、当前主要病虫发生实况及预报
1.第六代稻飞虱 前期第五代稻飞虱中等偏轻发生。当前田间虫量整体偏少,稻飞虱最高密度1752头/百丛,平均密度306头/百丛,其中:港南区高的1752头/百丛,平均513头/百丛;平南县高的约1250头/百丛,平均380头/百丛;桂平市于9月2日-9月7日监测到灯下迁入高峰,9月4日单日单灯最高虫量71头,以白背飞虱为主。随着外地虫源陆续回迁,田间虫口密度将持续增加,预计第六代和第七代稻飞虱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局部偏重,防治适期:9月中旬至下旬末。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或苦参碱等生物农药,或选用三氟苯嘧啶、氟啶虫胺腈、烯啶虫胺、呋虫胺等化学药剂,不建议单独使用吡蚜酮单剂。
2.第六代稻纵卷叶螟 前期第五代稻纵卷叶螟轻发生,灯下虫量少,田间蛾量:稻纵卷叶螟成虫最高密度715头/亩,平均密度92.7头/亩,幼虫最高密度93头/百丛,幼虫平均密度20.2头/百丛,平南县高的达350头/亩,平均120头/亩;港南区高的达715头/亩,平均132头/亩。桂平市于9月9日-9月11日监测到灯下迁入高峰,9月10日单日单灯最高虫量45头,预计第六代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防治适期:结合稻飞虱同时进行防治。可选用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多杀霉素等生物源药剂,或选用甲维·茚虫威、四氯虫酰胺等化学药剂,建议控制氯虫苯甲酰胺的施用次数。
3.二化螟 第三代二化螟整体发生中等偏轻。二化螟幼虫最高密度652头/亩,平均49.7头/亩,灯下及田间诱捕器数据显示,桂平市在9月9日-9月14日期间出现羽化峰期。近期田间调查,田间虫伤株(枯鞘)率整体较去年同期偏轻,全市枯鞘率高的达7.6%,平均1.6%。预计第四代二化螟发生程度中等局部偏重,防治适期:9月中旬至下旬,可结合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同时进行,枯鞘率超过10%或枯心率超过2%的田块,建议7天后再施药1次。可选用乙基多杀菌素、溴氰虫酰胺、甲氧虫酰肼、阿维·甲虫肼、杀虫单、杀虫双等化学药剂,施药后田间保水5–7天。
4.水稻纹枯病 近期田间调查,各地病丛率:稻纹枯病最高病丛率为57.6%,平均病丛率为11.3%,港南区高的达57.6%,平均30.2%;平南县高的达27.2%,平均4.6%。港北区高的达23%,平均16%;晚稻后期若高湿天气持续,且部分田块为防害鼠长期保水,有利于该病害蔓延。预计发生程度中等偏重,防治适期:9月中旬至下旬,结合上述虫害同时防治。增密增穗种植区、拖延露晒田等需着重关注该病发生情况,若品种较为感病,应连续防治2次。可选药剂有井冈·蜡芽菌、噻呋酰胺、氟环唑、肟菌·戊唑醇等。
5.稻瘟病 历年感病区以及感病品种种植区前期叶瘟零星发生。稻瘟病最高病叶率为21.5%,平均病叶率为2.7%,近期温度较高且未来的强降雨天气均有利于穗颈瘟发生蔓延。预计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防治适期:在水稻破口抽穗前7-10天施药,如遇多雨等适宜发病天气,7天后再施药1次。推荐使用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稻瘟灵或吡唑醚菌酯等药剂。
6.稻曲病 该病近两年来发生面积和程度均有所增加。若种植感病品种,或是破口前20天至破口期间阴雨天气多、温度适宜,该病有重发的可能。预计发生程度中等偏轻,防治适期:在破口前7-10天施药预防,如遇多雨天气,间隔7天第二次用药。可选用药剂有戊唑醇、嘧菌酯等。
7.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水稻白叶枯病 当前港北区港城街道田间已零星出现发病中心,强降水、感病品种、田间残留菌源等因素均会导致该病害迅速流行蔓延。防治适期:风雨来临前和风雨过后各防治一次。选用噻菌铜、噻森铜、王铜、代森铵、噻唑锌、氯溴异氰尿酸等具有保护兼治疗的药剂,发病较重田块隔5-6天喷一次,连喷2次。
8、稻粉虱 当前港南区东津镇、木格镇常规稻品种部分田块发现有该虫发生,发生程度中等偏轻,个别田块发生偏重。
9.农田害鼠:晚稻中后期露晒田,有利于害鼠为害,预计局部中等程度发生。可选用0.25毫克/千克雷公藤甲素,或到杀鼠剂定点销售店购买国家限制使用的0.005%含量溴敌隆等毒饵防治。
二、防治意见
1.高度重视,密切加强病虫监测工作。各地植保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密加力做好监测预警,严格执行“天天调查、五天一报、重大病虫灾害实时上报”工作制度,密切掌握迁飞性害虫、流行性病害和突发性重大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情报,提高防控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2.抓住关键环节,因地制宜指导防治工作。各地植保部门应根据当地病虫发生实况,抓住防治关键时期,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防治工作,主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水稻纹枯病,兼治稻曲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病、稻粉虱、跗线螨、害鼠等,关键时期及时下沉一线,指导农民科学防治,宣传普及病虫害防治实用技术,全力以赴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
3.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发展。落实以生态调控和农艺措施为基础,推广应用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联防联控、坚持达标防治,切实控制病虫害危害损失。
注:请把使用后的废弃农药瓶(袋)统一集中处理,勿乱丢弃,切勿滥用乱用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