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全链条高速运转!平南县丹竹镇2.3万亩石硖龙眼正采摘上市
在丹竹镇丰塘村的龙眼收购集散点,果农们正忙着将刚采摘的石硖龙眼分拣、过秤,龙眼收购商李凤莲的三个档口每天都格外热闹。李凤莲介绍,收购的石硖龙眼一部分作为鲜果直供市场,另一部分则用于桂圆加工,今年各家种植户的石硖龙眼都有可观的收成。
“三个档口大概每天收购2万至3万斤,销往玉林、梧州等地,并通过电商平台、超市以及桂圆加工等多渠道分销,”李凤莲告诉记者,“作为石硖龙眼产区,我们村的种植户产量多的有十吨、少的也有三两吨。”
在梅令村一家龙眼加工厂,扑鼻而来的是阵阵果香。工人们正分工有序地将石硖龙眼去壳、挑核,取出完整果肉,均匀铺放到烘干架上,推进一旁的烘干库房。经过十来小时的低温烘制,桂圆肉被拉出库房,工人们再细心将其挑拣分级,最后封装,准备发往各地。这套成熟的加工流程,不仅延长了石硖龙眼的产业链,更极大提升了石硖龙眼的附加值。
今年丹竹镇石硖龙眼种植面积约2.36万亩,预计总产量3万多吨。丰塘村村干部戴升权看着压弯枝头的果串,随即掰开了一个龙眼,向记者展示果肉的晶莹剔透:“我们的石硖龙眼口感清甜,果肉饱满,糖度也高。”戴升权和记者介绍,该村的石硖龙眼部分鲜果装箱销往广东、福州、百色及河池等地,其余的主要用于桂圆肉加工。“今年产量很多,目前销量大概已达我们村的总产量四成左右。”
为进一步拓宽销路、提升产业效益,当地政府也在积极谋划,将通过引入更多合作方,逐渐形成“鲜果+加工”双渠道销售模式,推动龙眼产业从“丰收”向“增收”迈进,让这一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