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机显身手 贵港田间演“双抢”——贵港举办2025年“十万农机促双抢”暨粮食作物机收减损技术演示现场会
七月似火的浔郁大地,稻浪翻滚,机声隆隆。近日,港北区大圩镇新建村新北屯的田野上热闹非凡——贵港市2025年“十万农机促双抢”暨粮食作物机收减损技术演示现场会在此拉开帷幕。80余名农机领域的骨干与农机手齐聚一堂,在金色稻田里见证智慧农机如何为“双抢”提速、为粮食减损增效。
十万农机聚力,科技赋能“双抢”战
当前正值“双抢”关键期,目前,全市“双抢”期间累计已投入各类农机具近26.77万台(套),目前已完成水稻机收149万亩;98家烘干中心投入双抢,已完成稻谷烘干31.45万吨;49家育秧中心投入双抢,已完成育秧8.88万亩;晚稻已完成机插秧38.27万亩。
举办此次活动,正是为了以技术演示促推广、以技能比武提水平,让农机成为粮食丰收的“硬核支撑”。活动汇聚了市、县两级农机系统力量,联动农机合作社、智慧农场、水稻产业中心等多方主体,旨在通过“实战演练+技术展示”的形式,为全年粮食丰收筑牢机械化根基。
在活动启动仪式上,贵港市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主任马明指出,“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既要持续深化智慧农机技术推广应用,让更多农户享受到科技红利,也要严把农机作业质量关,在抢收抢种中落实好机收减损要求,更要强化农机安全,确保双抢期间农机作业安全有序,奋力夺取今年粮食生产的全面丰收”。
田埂比武见真章,减损技能亮风采
“各就各位——预备、开始!”随着一声令下,5台水稻联合收割机从田埂出发,如银龙入田,在划定区域内展开激烈角逐。这是现场会的“重头戏”——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来自桂平市、平南县等5个县(市、区)的顶尖农机手,围绕作业损失率、小时生产率、安全规范等6项指标展开比拼。
裁判组工作人员介绍,比武通过现场取样测算漏收籽粒、检查割茬高度等细节,全方位检验农机手的“颗粒归仓”硬功夫。田埂边,观众紧盯收割机作业轨迹,不时为精准的操作鼓掌:“丘师傅的转弯角度刚刚好,边角都收干净了!”
智能农机展锋芒,无人作业成亮点
比武间隙,相邻田块的“黑科技”更引人驻足:无人驾驶收割机沿着预设路线自主收割,秸秆粉碎均匀洒落;无人驾驶拖拉机自主驶出机库,精准进入作业田块,牵引旋耕机进行耙耕平整,误差不超5厘米;远处,无人机带着药肥精准抛撒,无人驾驶插秧机自动转弯作业。这是智能农机早稻抢收、晚稻抢插作业演示现场。
益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技术员李鸿才一边操控调度智能农机设备,一边介绍:“我们益农水稻农场智慧农场目前已实现耕、种、管、收、烘全程100%机械化智能化,不仅效率提高,还能减少损耗。今年又新增了智能驾驶插秧机4台,植保无人机1台,规划示范面积达1000亩”。现场,工厂化育秧、粮食烘干等新技术同步演示,让参会者直观感受现代农业的科技范。
成果发布鼓干劲,颗粒归仓再发力
技能比武奖项揭晓,港北区丘润福等5名农机手分获一、二、三等奖。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亲临现场,观摩智慧农场测产,并对贵港市智慧农机应用成果给予肯定。
现场公布的智慧农场测产数据,让在场人员振奋不已。智慧农场试验田测产结果是:无人驾驶旱直播青香优19香亩产536.91公斤,无人驾驶旱直播湖南再生稻玮两优8612亩产523.65公斤,无人驾驶机插湖南再生稻玮两优亩产644.4公斤,均比2024年全市早稻平均单产(400公斤)增产100公斤以上。
去年,贵港市成功创建广西第一个水稻智慧农场,取得了较好的示范作用。马明表示,今年要将此经验拓展到全市5个县(市、区),进一步探索推动农业机械化向智能化跨越新模式,在全市逐步形成“核心样板+区域特色”的智慧农业发展格局。下一步,贵港市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推广机收减损技术、扩大智能农机应用,让更多农户享受到机械化带来的红利。
烈日下,田埂上的身影渐渐散去,但轰鸣的农机声仍在田野回荡。这场在金色稻田里的现场会,不仅展示了贵港农业机械化的硬实力,更播下了科技兴农的新希望——十万农机正以“智慧之力”,护航粮田丰收,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