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农作物病虫情报第9期—因地制宜抓好荔枝、龙眼病虫害防治工作
当前荔枝处于幼果期、龙眼为花穗后期,近期在部分果园调查发现,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荔枝蒂蛀虫、霜疫霉病、蝽蟓、瘿螨等。高温高湿将有利于荔枝、龙眼各种病虫发生为害,各地要深入田间加强调查监测,并根据病虫动态及时指导做好防治工作。
一、主要病虫害发生实况及其发生趋势分析
1、荔枝霜疫霉病:在花蕾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生,目前发生程度中等偏轻,病果率平均0.3-1.1%、最低0,最高4%。5月份高温多雨,田间病原菌普遍存在,危害将逐渐加重,预计发生程度中等,特别要注意桂味、香荔等品种果实着色期到成熟期病害加重流行。
2、荔枝蒂蛀虫:该虫一般有4个世代,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二代为害幼果,5月中下旬第三代在果实膨大期为害,6月中下旬第四代为害果实成熟期。在荔枝、龙眼春梢和花穗期发生中等偏轻,预计在幼果期和膨果期发生中等。
3、荔枝蝽蟓:以成虫、若虫刺吸荔枝、龙眼的嫩梢、嫩芽、花穗和幼果的汁液,严重影响新梢正常生长,导致落花、落果,影响水果的品质。该虫活动早、密度较高,成虫密度最高15头/百梢,最低0头,一般3-6头/百梢;卵块密度最高4.2块/百梢,一般0-1块/百梢。预计中等发生。
4、荔枝瘿螨:主要为害荔枝、龙眼的新梢、嫩叶、嫩芽、花穗和幼果,严重发生时,被害叶干枯凋落,影响树势,幼果被害,极易脱落,影响荔枝产量,成果被害,果面布满凹凸不平的褐色斑块,影响果实品质。在老果园和失管果园发生严重,叶片受害率最高9.5%,最低0,一般0.8-1.5%,4月下旬以后加速繁殖,5月中旬至6月下旬为全年螨口密度高峰期,受害最重,预计中等程度发生。
5、龙眼角颊木虱:主要为害新梢、嫩叶、花穗嫩茎,还可传播鬼帚病。冬后虫口密度大,发生早,在嫩叶为害较多,叶片为害率最高10.5%,最低0,一般0.8-3%。管理差、冬梢多的果园发生相对较重。预计中等偏轻发生。
6、荔枝、龙眼煤烟病:由于花期产生大量的花蜜,遇阴雨天气持续时间较长,极有利于煤烟病的发生。
另外,蚜虫、卷叶蛾、尺蠖、叶瘿蚊、毒蛾、介壳虫、炭疽病等病虫在局部果园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害。
二、监测防控意见
各县区植保部门要加强田间调查监测,准确掌握荔枝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预报,分类指导果农做好防治工作,确保荔枝龙眼生产安全。
1、坚持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强田间管理,保持果园通风透光,结合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选择高效低毒化学农药防治。
2、抓准防治适期。防治荔枝蒂蛀虫要抓准成虫高峰期施药,防治蝽蟓抓准若虫高峰期施药,防治霜疫霉病要在发病初期施药。
3、选用对口药剂。可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除虫脲等防治荔枝蒂蛀虫、蝽蟓及其它害虫,选用哒螨灵、敌百虫等防治荔枝瘿螨,选用嘧菌酯、双炔酰菌胺等防治荔枝霜疫霉病。
三、注意事项
1、交替轮换用药。 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农药,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
2、注意安全间隔期。 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说明使用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使用规定,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农药包装和剩余药液集中回收处理,施药后及时清理药械,确保生态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