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县:“四箭齐发”推动乡村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3年以来,平南县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担负起新的宣传思想文化使命,从加强阵地建设、文明创建、文艺宣传、志愿服务等“四箭”齐发力,多举措打好乡村振兴“文化牌”,不断推动新时代乡村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阵地建设,以乡村文化振兴夯实文化思想之基
平南县以文化阵地建设为依托,结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健全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文化矩阵多元化,厚植乡村文化沃土。一是着力打造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充分发挥县乡两级图书馆(室)、文化馆(站)作用,建设打造“以县级公共文化设施为中心、以乡镇(街道)社会事务和便民服务中心为支点、以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为基础”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夯实基层文化发展根基。目前,全县有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各1个,2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已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258个,覆盖率达87.16%。二是着力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县、镇(街道)、村(居委会、社区)三级为单元,高标准建成县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共318个,打通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工作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导机制。平南县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获评为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十百千”示范中心(所、站)。三是着力打造多元化文化供给平台。加速推进数字乡村智能“云广播”(应急广播)系统项目建设,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23个云广播播控平台(2个县级平台+21个乡镇级平台)和1500个村屯广播插播点,实现县、乡、村、屯全覆盖,以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不断完善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建成县文化体育中心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1个,村(社区)篮球场、大舞台、农家书屋等800多个,全县278个行政村(含农村社区)村级活动场所均达到300平方米,大新镇关垌村垌心屯农家书屋(文澜书院)获评全国“最美农家书屋”。
二、加强文明创建,以乡村文化振兴凝聚文化思想之力
平南县把精神文明创建作为重要载体,加强移风易俗,培育乡风文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一是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将文明城市创建触角向乡村延伸,持续深化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清廉家风”“最美清廉家庭”等评选活动,全县已有221村镇获县级以上文明村镇称号,选树了一批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最美清廉家庭、廉洁家属、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百孝之子,其中1户家庭获评为“全国最美家庭”,1人获评为“广西勤廉先进个人”,1人入选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点赞评议活动,以文明创建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二是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深入开展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行动,组织100多个行政村对婚嫁领域、丧葬领域、特有习俗等的人情负担进行摸排调研,动员各乡镇(街道)、各单位深入村屯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5000多场次、发放宣传资料7500多份,引导农村群众婚事简办新办,倡导厚养薄葬文明新风。三是深入推进村规民约评选。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自治规约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始终坚持“一个严格、两个灵活、三个结合”,组织参加贵港市2022年度优秀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征集评选活动,同和镇平塘村和练山村村规民约获得优秀村规民约,平南街道月亮湾社区和瑞雁社区居民公约获得优秀居民公约。
三、加强文艺宣传,以乡村文化振兴涵养文化思想之风
平南县积极构建纸、网、移、微、博、视“六位一体”新媒体矩阵,着力打造一批富有地方特色并具有全国、全区、全市影响力的文艺精品和文化品牌。一是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依托中国牛歌戏之乡、中国诗词文化传承基地等深厚文化底蕴,挖掘利用好鹏化区农民协会遗址、淡木之战旧址等红色文化资源及瑶族“盘王节”等优秀民俗文化,打造国家级非遗《大安校水柜习俗》、“戏剧中国”2021年度优秀剧目《大安印记》、原创民歌《赶圩歌》等文化精品,平南牛歌戏、大成八音、大安粤曲、平南杖头木偶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汉松等8人列入第七批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二是创新探索文化宣传“四个维度”。推广运用以“机制保障为基的‘高度延伸’、宣传阵地为面的‘广度延伸’、媒体融合为线的‘远度延伸’、凝心铸魂为力的‘深度延伸’”的“四个维度”文化宣传工作法,聚民心、展形象、提信心。2023年以来,全县共200多项巩固脱贫成果、乡村振兴工作经验获中、区、市各级各类刊物及主流媒体刊登推介,其中《平南县:“数智化”多措并举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入选首届全国数字化监管典型案例,乡村振兴题材微电影《时光树》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3年第二季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微电影),《平南县“留才聚才育才”激发乡村人才活力 》获《广西乡村振兴简报》推广刊登。三是持续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广度、深度。注重培育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举办了春节群众性文体活动、全民同庆同乐的元宵节烟花晚会、“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系列活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文化活动、“广西有礼·广西美味”广西文旅商品及非遗美食大集市活动等文化惠民活动600多场次,受众20多万人,丰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满足基层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四、加强志愿服务,以乡村文化振兴彰显文化思想之韵
平南县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明实践为主抓手,推动志愿服务力量融汇、集结,有效激发乡村文化发展“大动能”。一是突出乡村志愿服务“先锋头雁”。组建了由1支服务总队统筹协调,27支专业服务队示范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N支队伍积极参与的“1+27+N”三级志愿服务体系,近几年累计组织带动24多万党员干部群众到乡村振兴一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3万多场次,帮助解决基层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形成了“头雁”领飞、“雁阵”跟进的乡村志愿服务生动局面。平南街道月亮湾社区荣获中宣部授予2021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美志愿服务社区。二是突出乡村志愿服务“结对共建”。组建乡土人才“技术”服务队,开展人才“亮身份、亮技能、亮承诺”活动,采用“人才+农户”发展模式,组织技术骨干与种养户“结对子”,参与共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3年累计组织了800多名返乡大学生到乡村开展“返家乡”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推动1.7万多名党员志愿定期到村(社区)网格报到助推群众建家乡。三是突出乡村志愿服务“深耕沃野 ”。聚焦基层群众普遍、共性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各级志愿服务队伍作用,深入田间地头、乡村小院等基层群众生产生活一线广泛开展“文化进万家”“科技三下乡”等活动共400多场次,农村电影公益放映达3132场,完成278个农家书屋补充图书2.19万多册,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打通党的理论政策传播“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