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养猪发“猪财”
黄品荣在照料他的猪。
黄品荣的养猪日记。
9月2日下午,上思县的罗老板把一辆车开到了那琴乡桃岭村中南屯脱贫户黄品荣的养猪场前,黄品荣和他的妻子罗运德赶紧把3头大肥猪赶上了车,出栏上市。
此时此刻,让这老两口笑得合不拢嘴,因为这批次的3头猪总收入1.53万元,扣除成本利润7000多元。
2015年10月,黄品荣一家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
被识别为贫困户后,2016年初,黄品荣开始养猪。在包村领导和帮扶干部的协助下,2016年7月,黄品荣争取到了5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在自己的责任山建起了21间简易猪舍,当起了“猪司令”。
几年来,为了养好猪,黄品荣在猪的饲养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经过多年的摸索,他总结出了经验:适当喂青料帮助猪消化、采用中草药预防仔猪拉稀等。
在黄品荣的桌面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15本工作笔记本,笔记本上记录了2017年至2020年养殖投资、母猪繁殖、仔猪养殖、生猪出售和猪舍消毒等内容。他在强化防疫、粪污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转变生猪生产方式,大力推进生态养殖,推进繁养育、产销一体化。
由于坚持精细管理,科学喂养,黄品荣养的猪不但成活率高,而且膘肥体壮,个个都是“小金猪”。今年3月至8月,黄品荣分4批出栏肉猪共82头,总收入28.7万元。目前,黄品荣养有母猪10头、仔猪49头、育肥猪8头,预计可收入3.2万元。
乐业才能安居,黄品荣用政府危房改造补助金加上自己自筹资金,让全家人住上了新楼房,过上了好日子。
2016年年底,黄品荣摘掉了贫困帽。他常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只是新生活、新起点。”
现在,黄品荣在大力发展标准化养殖生猪的同时,还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了一个沼气池,将猪粪经过沼气池处理,变成水肥用来淋施坚果、油茶树等,变废为宝,发展循环经济。他还种植了3亩澳洲坚果、30多亩的油茶树,再过几年,每年将增加一笔可观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