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牛研究所上思县国际合作水牛繁育研究基地再进新牛
10月24日,67头良种水牛顺利抵达广西水牛研究所上思县国际合作水牛繁育基地——这是该基地今年第二批引进的国际合作繁育良种水牛,为上思县牛产业再添“生力军”。

伴随着车厢门开启,良种水牛在基地饲养员引导下,一头跟着一头从卸牛台稳步踏入它们的“新家”,饲养员则细心观察每头水牛的状况,并根据每头牛的体型大小分养至不同的牛舍,以便更好地进行管理饲养。

不同于传统养殖基地的“引牛”模式,这批新牛来源于摩拉水牛、尼里-拉菲水牛、地中海水牛三个品种,它们均来自基地与东南亚合作的良种联合选育项目,从选种到进场,每一步都贴着“国际合作”的标签,是专门挑出的“适配款”——既能适应我国南方气候环境,又带着东南亚优良水牛的优势。

据悉,该基地作为我国与东盟国家水牛繁育技术合作的核心站点,2024年4月份开工建设,现已完成总体建设97%。并有序引进、繁育良种水牛,当前已累计引进良种水牛超300头,引进水牛已经逐步适应环境,饲养员正按“一牛一策”投喂定制化饲草。
该基地负责人表示,将立足对上思县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赋能,以“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机械化、智能化、生态化”为核心发展方向,持续探索“饲草种植、水牛养殖、原奶生产、有机肥生产、种养结合、产业融合”的绿色循环创新路径,为上思县构建高效生态农业体系、带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