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区:百亩红薯大丰收 “甜”地种出好“钱景”
近年来,防城区依托土地资源、区位和生态优势,用活、用好撂荒复耕政策,点荒成“金”,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红薯种植产业,逐步探索出富有特色的“甜蜜”致富路。

▲那良红薯种植示范基地航拍图。
“轰隆隆……”7月29日,在防城区那良镇大河村200亩的那良红薯种植示范基地里机车轰鸣,一台红薯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一个个色泽红润、体态饱满的红薯破土而出。工人们忙着拔苗、去泥、分拣,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一幅丰收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工人们忙着拔苗、去泥、分拣,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据了解, 结合那良镇光照足、雨水充沛、地肥土沃富硒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自然资源优势以及红薯种植门槛低、从播种到收获周期短、回本快等特点,防城港市防城区农旅投资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防城港市瑞丰农业产业有限公司“靶向发力”在那良镇大河村通过土地流转,盘活整合闲置低效土地,通过“国有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合作,于今年1月规模化种植了第一季“西路库”系列品牌红薯200亩,每亩种植种苗5000棵,现可陆续产收,预计亩产3000斤以上,亩产值4000元以上。防城港市瑞丰农业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文柏介绍:“西路库”系列品牌红薯一年有两季收益,为确保红薯的商品率和品质,采用农机作业、覆膜、绿色防控、封闭控感、滴灌水肥等一体化现代化农业技术种植红薯。红薯种植示范基地定期邀请农技专家授课培训,有效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种植能力。“下一步,我公司计划继续扩种红薯,发展红薯产品订单,以示范带动作用辐射周边村屯。通过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等模式建设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引领红薯种植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红薯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让‘小红薯’真正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大产业’。”刘文柏说道。

▲那良红薯种植示范基地里种出的“西路库”系列品牌红薯。
▲框里刚出土的色泽红润、体态饱满的红薯。
昔时撂荒地,今日致富田。通过科学引种让“良田”归粮促增收的同时,该红薯种植示范基地还吸纳了本村及周边村59名村民务工。“在联农带农方面,该红薯种植示范基地种苗栽种用工优先安排本村的脱贫户、监测户以及家庭困难的村民,每个工人130元/天,同时,基地租用村民的闲置地,村民也可增收获益。”那良镇大河村第一书记黄才钊说道。“我们把地租给基地,现在我既能领田地租金,又可以在家门口务工。每个月都有3000多元的收入……”聊起土地流转带来的好处,现年60岁的大河村村民冯学彩喜不自禁。

▲防城区那良镇大河村第一书记查看红薯收成情况。
“小红薯”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盈利、乡村富裕指日可待。未来,防城区还将继续探索现代农业新发展模式,优化农产品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点带面,以面促域,持续奏响就业富民、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