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 | 南屏瑶族乡:邻里互助齐插秧,瑶乡稻田绘新绿
7月26日,上思县南屏瑶族乡汪乐村的稻田里水光潋滟,一场承载着丰收希望的晚稻插秧劳作,在邻里相帮的融融暖意中拉开序幕。汗水滴落处,不仅秧苗挺立,更映照出瑶寨淳厚绵长的团结之风,焕发出崭新的文明新气象。

为抢抓农时,“单打独斗”在汪乐村已成旧事。晨曦初露,田里已经开始忙碌起来,男女老少齐上阵。“我家的田虽不是很多,但是光靠两个人,忙到腰酸背痛也赶不上趟,”李天玲两个儿子在广东打工,家里只剩下夫妻二人,她望着田埂边堆放的秧苗感慨,“还好有亲戚和邻居,特别是在县城教书的干女儿和女婿,他们二话不说就来帮忙,半天就插完我家这一亩多田!”


“帮工”传统焕发新活力。这正是汪乐村延续多年的“帮工”习俗在晚稻季的生动实践。谁家劳力紧缺,邻里便主动援手;谁家农具齐全,便慷慨共享。田埂上,新式农机轰鸣,旁边却是另一番景象: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农俯身示范,手把手教年轻孙辈插秧;小伙子们接力运送秧苗,裤脚裹满泥浆也毫不在意;几位妇女提着袋子送来解暑凉饮,笑语在田间回荡。汪乐村村民小组长李海峰也扎在田里:“大家集中干活,互帮互助效率更高,还能现场交流选种育苗心得!”


同心同力,种下的是秧更是情。“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在汪乐,这就是我们的日常。”村民李海兵抹了把汗。他刚帮完邻家,自家田里已有村民自发接力。“插秧累,可心是暖的。秧苗根连着根,我们人也心连着心。”这份无需言说的默契,让原本繁重的农事升华为瑶寨温情的集体仪式。


南屏瑶族乡邻里互助插秧只是上思县乡风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叫安镇百包村、思阳镇华加社区等地区群众互帮互助砍收甘蔗,老乡家园社区“老乡百事老乡帮”为群众提供社区服务治理的大小事项等,如今邻里互助、孝老敬亲已成为村民生活自觉行动。近年来,上思县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大力弘扬邻里守望、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借助文明共享的力量,一股新的文明风尚不断深入每家每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