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区探索金融助农“三链融合”新路径
近年来,港口区财政局积极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通过构建普惠金融体系、创新服务模式、深化产业融合,形成“服务链、资金链、产业链”三链融合的金融助农新格局,探索出一条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进一步深化产业融合发展。
港口区通过整合农村行政资源,构建覆盖乡村的金融服务网络,在2个镇17个行政村实现村级“三农金融服务室”100%全覆盖,并升级建成34家村级普惠金融服务站,不断织密服务链。创新“政银村”联动机制,聘任村两委干部担任驻村金融辅导员,选派银行信贷员定期驻村指导,形成“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让村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便捷金融服务。
资金融通,产业方能畅通发展。港口区通过畅通资金链,创新适配“三农”的信贷产品,推动涉农信用信息体系与“桂惠农”平台100%直联,依托大数据技术开发“产业富农贷”产品。目前,已累计投放贷款500余笔,金额达2546万元;光坡镇新兴村对虾养殖户通过批量准入模型获得1000万元授信。同时,针对农户“缺抵押、少材料”的痛点,港口区创新推出“村委推荐贷款”模式,由村支书、村委会主任担任贷款推荐人,形成村委推荐、风险共担、手续简便的信贷模式,累计发放贷款700余笔,授信金额约6000万元。
在彩椒产业发展中,港口区积极发挥财政金融联动作用,推动17个行政村联合成立防城港市港口区振港投资有限公司,整合资源发展产业,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创新“泡椒支付”模式,由广西防城港鸿晟农业公司统一代种管理彩椒项目,行政村以土地入股获取泡椒代替地租,做大做强产业链。此外,通过“党支部+企业+农户”联动破解生产难题,如港口区财政局、山新村党支部联合港口区农旅公司开展党员助农采摘活动,既缓解用工紧缺,又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鸿晟农业公司通过“代种+深加工+农旅”模式,建成4.25万平方米厂房,预计年产泡椒300万瓶,年销售收入3600万元。目前,800亩彩椒种植基地吸纳500余名村民务工,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