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7月14日,上思县思阳镇昌墩村的农田里,早稻一片金黄,饱满的稻穗预示着丰收在望。今年以来,我市围绕粮油生产目标,聚焦关键环节,强化举措推进早稻生产,全力备战“双抢”,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面积稳中有增,筑牢丰收基础。2月初,我市召开春耕备耕会议,同步推进撂荒地治理和防止耕地“非粮化”。面对旱情,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65次,完成2.04万亩粮食作物补种,有效降低灾害损失。农情数据显示,全市累计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4.8万亩,完成自治区任务的78.99%;其中早稻播种面积13.891万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0.5%。
单产有望创新高,品质产量双提升。我市深入推进粮食种植点建设,科学布局8个粮食种植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单产提升;大力开展水稻提质增产行动,建设9个早稻增密增穗示范点,总面积1810亩,辐射带动周边1.8万亩稻田标准化种植,较2024年同期新增1个示范点;同时实施0.43万亩水稻高产攻关项目。目前,全市早稻陆续成熟,长势良好,抽查显示各项指标优异,如后期天气正常,预测平均亩产在350公斤以上,较去年有所提高。
技术服务有力,护航生产全流程。我市构建市县两级联动技术服务体系,组建专业服务队,在关键农时节点下沉一线开展“一站式”服务;累计下发12个粮油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建议,开展30场田间现场指导,组织2期技术培训和1期现场观摩活动;联合气象部门发布9期指导建议,调配2800余人次技术骨干下乡,发放3000余份技术资料。此外,开展春耕护农专项行动,检查农资、农机经营场所40余次,确保农资供应充足、质量安全;发布41期病虫情报,指导完成39.2万亩次防治作业,重大病虫害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抢抓农时,“双抢”工作有序推进。我市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制定方案预案,统筹调配463台联合收割机、9983台拖拉机等农机装备,为抢收抢种提供机械化支撑。目前早稻已收获13.24万亩,占总播面积的95.29%。
抓实关键环节,机收减损与晾晒保障。我市开展农机手标准化作业培训,检修21座烘干设施,储备晾晒场地,提升应对不良天气能力。
全市晚稻种植提速扩面,紧盯10个晚稻种植点,抢抓7月生产窗口期,确保完成69.38万亩粮食播种任务。截至7月上旬,已备秧田2.107万亩,组织2206台次下田农机具犁耙田3.31万亩,种子浸播40.71万公斤,育秧面积2.27万亩,可插大田22.7万亩,进度快于去年同期。
做好服务保障。市农业部门与气象、应急等部门建立实时联动机制,动态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开展“双抢”安全生产专项检查,保障农机作业安全,全力冲刺全年粮食丰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