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区以科技之力 激活乡村全面振兴的“一池春水”
港口区“一县一团”科技特派团(以下简称科技特派团)汇聚8位自治区、市、县各级专业技术人才,聚焦养殖、种植及综合领域,通过精准技术服务、推广先进模式,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去年全年开展实地服务406次,培训1642人次,解决技术难题24个,助力服务基地节本增效超3110万元,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精锐团队聚焦特色产业。科技特派团成员专业覆盖水产养殖、动物营养、植物保护等领域,其中正高级3人、研究生3人,形成了“高职称+高学历+多学科”的技术矩阵。团队重点服务南美白对虾、青蟹等水产养殖产业,黑山羊、海鸭、光坡鸡等畜禽养殖产业,以及海红米、食用菌、五彩椒等种植产业,同时推广有机循环农业、智慧农业等新型模式,覆盖王府街道白沙村、光坡镇栏冲村等20个村(社区)及51个农业基地。
科技服务结出丰硕成果。通过“实地指导+技术培训+示范推广”模式,团队引进推广“桂蚝1号”牡蛎、原螯虾等优新品种及技术21个,培养本土人才156名。针对南美白对虾养殖困境,团队精准施策:指导企业应用“中渔牌”自动投料机,使饲料系数从1.1降至0.9,亩均产增20%,人力成本降80%;推广工厂化、大棚圆桶养殖模式,实现亩产4000公斤,较传统池塘提升4至5倍。
团队推动的“海水池塘生态循环养殖技术”入选广西数据要素融合应用“农业类”试点项目,成为全区农业类试点6个入围项目之一,为数字农业发展树立标杆。
创新管理激活服务效能。团队创新管理模式,将8名成员按产业分为3个产业组,由正高级专家担任组长,并设立管理小组保障后勤。通过制定年度任务清单、“挂村联户”结对服务及7次技术交流活动,确保服务落地,如在光坡镇栏冲村开展对虾养殖培训,在企沙镇组织生态养殖观摩会,累计发放技术资料2900余份,获服务对象广泛好评。
从田间地头到养殖基地,港口区科技特派团以科技之力激活乡村全面振兴的“一池春水”,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写下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