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眼鳟鱼养殖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活力
5月14日下午,在防城区华石镇高密度水产养殖基地内,基地负责人覃宇仁手持捞网,忙碌穿梭于高密度鱼池与路基圆桶之间,不时捞起水中的鱼儿,仔细检查它们的生长状况(见上图)。
这个水产养殖基地是华石镇人民政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重点引进的“明星项目”,由镇政府与防城港市裕亨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建设。池中养殖的便是赤眼鳟鱼,它们不仅是基地的核心养殖品种,更成为了带动当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赤眼鳟鱼原产于亚欧大陆,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东亚等地的淡水中,后引入美国,亦称美国拟鲤、珍珠拟鲤等,我国各地都有分布,尤以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黄河流域、黑龙江流域等地最常见。因其肉质细嫩紧实,肌间刺少,适合制成生鱼片,搭配特色蘸料食用,成为餐桌上的抢手美味。
据了解,华石镇高密度水产养殖基地占地40亩,总投资785万元(其中整合华石镇华石村、黄江村、八百村、那岽村、旱塘村5个村集体经济资金共385万元,企业自筹400万元)。基地现有高密度鱼池与路基圆桶94个,年可产赤眼鳟鱼约25万公斤,年产值不低于600万元。
“去年入股的5个村共获得分红约17万元,实实在在让村集体尝到了‘产业红利’。”覃宇仁说,“今年赤眼鳟鱼单价涨到了每公斤40元,预计分红将突破20万元。我们每个季度都会投入20万尾鱼苗,还建立了‘轮捕轮放’机制,确保全年供应不断档。”
受华石镇成功经验启发,防城区大菉镇米中村也于去年引入了赤眼鳟鱼养殖产业。该村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将废弃养猪场改造为现代化水产养殖基地,建成24个标准化陆基圆形养殖池。项目得到防城港市裕亨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大力支持,不仅提供全程技术指导,还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保障销路。该项目预计在2026年投产,年产值可达40~50万元,助力米中村集体经济发展。
“下一步,我们打算与更多村集体展开合作,进一步扩大赤眼鳟鱼的养殖规模。”展望未来,覃宇仁信心满满地说,“希望通过这个产业,让‘小鳟鱼’真正成为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