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辣椒成为促农增收的大产业
近日,记者在港口区企沙镇山新村五彩椒种植示范基地看到,成片的五彩椒茎秆粗壮直立,枝头挂满紫黄色的五彩椒,颗颗圆润饱满,大小均匀。眼下,五彩椒陆续成熟,即将迎来采摘季。
“目前,基地已种植五彩椒350亩,预计年产52.5万公斤,产值约315万元。”山新村驻村第一书记叶朝放满怀喜悦地对记者说。
2023年,该村通过土地流转整合出千余亩土地,其中350亩用于发展五彩椒特色种植,采用“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发展建设五彩椒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基地项目,原本撂荒的土地摇身一变成了良田。
本地培育的五彩椒椒型适中、肉质厚实,更适宜深加工。叶朝放表示,五彩椒一年多生,每次种植仅用2个半月便完成从育苗到挂果的全流程,果实成熟后通过电商渠道销往全国各地。目前该基地已注册地理标志商标,正申报绿色食品认证。记者在种植基地附近看到,五彩椒深加工厂正在加紧建设中,基地厂房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据悉,工厂计划配套冷库与1条自动化生产线,预计年底投入使用。
“鲜五彩椒批发价每斤3元,加工成腌制产品后附加值提升5倍。”基地负责人骆祖源透露,基地已与玉林加工企业建立稳定供货关系,同时还计划打造3个常态化直播间,实现日销5000单。
五彩椒产业兴旺还带动了山新村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联农带农创新机制成效显著。61岁的宋中宝是山新村五彩椒种植能手,每年种植五彩椒收益达1.2万元,极大激发了村民自发参与种植的热情。宋中宝还将家中三亩多土地流转给五彩椒种植基地,租金年收入1500元,同时还担任基地管理员月薪4000元。
“我们长期聘用20余名村民,六成是60岁以上劳动力。”叶朝放介绍,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务工+技能培训”模式,已带动周边80余户农户增收,每户年均增收超2万元。
下一步,山新村计划将五彩椒种植面积扩大,同步建设滨海休闲研学基地等。这片五彩斑斓的椒田不仅能够增加山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还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日子更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