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岭鲈鱼“游”出乡村全面振兴路
梁兆荣展示养殖的鲈鱼。
□ 韦梅婷 颜循聪 文/图
在防城区茅岭镇美丽村,一片充满生机的水域正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富矿”。从高空俯瞰,渔排连绵成片,仿若海上陆地,孕育着被称为“水中黄金”的鲈鱼,它们不仅是餐桌上的佳肴,更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清晨,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美丽村村民梁兆荣与同伴像往常一样,早早登上小船,驶向鲈鱼网箱生态养殖基地。梁兆荣熟练地撒下饵料,瞬间,成群鲈鱼跃出水面抢食,场面壮观。“这些鱼长势喜人,现在陆续上市,订单不断。”梁兆荣难掩喜悦。他自2018年返乡养殖鲈鱼,如今已拥有约150个网箱,每个网箱1500条成鱼,年收入超10万元,从外出游子变身养殖能手。
鲈鱼网箱生态养殖基地位于茅岭江美丽村江段,全长3公里。茅岭江径流丰沛,江海咸淡交融,为鲈鱼养殖提供了绝佳环境。凭借这一优势,茅岭镇将鲈鱼养殖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产业大力发展。
近年来,茅岭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鲈鱼养殖产业,将其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做大做强鲈鱼产业,该镇还积极推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打造集苗种繁育、生态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截至目前,全镇鲈鱼养殖面积已达120亩,年产量500吨,产值突破1500万元,带动了43户农户增收致富。
为推动鲈鱼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农民共享产业发展的红利,2024年,我市有关部门还为防城区茅岭镇美丽村开放式养殖用海项目同时制发海域使用权证、水域滩涂养殖证,广西首次顺利实现“两证同发”,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管理养殖用海确权难题,还有效维护了养殖生产者合法权益,为打响茅岭鲈鱼这一特色品牌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