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乡风乡情|防城港历史文化名镇:防城区那良镇
近年来,广西各地以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民族特色为根基,以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等为目标,不断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绘就出壮美广西新画卷。在一个个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鲜活故事中,我们见证了乡风文明之花绽放在八桂大地上。为此,方志广西微信公众号陆续推出“八桂乡风乡情”系列推文,通过广西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广西获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广西家规家训传承典型村等案例故事,带你领略壮乡大地上历史文化名村的风采。
那良镇位于防城港市中南部,十万大山南麓,中越界河北仑河东岸。古街是那良镇的特色元素,人称“那良古镇”。2019年1月,那良镇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镇总面积383.7平方公里,辖3个社区、25个行政村。
那良镇
边陲重镇 古建存韵
那良古镇是防城港市保存较好、历史文化街区轮廓清晰的古镇之一。那良原叫榕木垌,因村边有棵大榕树而得名。因此地田地肥沃,粮食产量高,后按当地方言改叫那良(在壮语中的发音na,意为“水田”,泛指田地或土地)。清顺治年间(1644-1661),那良发展成为圩镇。清光绪十四年(1888),那良称澌凛垌,分那良垌甲、大村甲、那巴甲三甲。1949年6月12日,那良解放,设西区,1952年为六区,1955年为那良区,1957年冬撤区并乡为那良乡,1958年成立那良公社,1984年改镇至今。
那良古街
镇中古街历史建筑比较集中,尚存的部分古建筑始建于清末民初。主要有沿那良江东岸修建的担水街、官街、粉街和法式街四条古街。四条古街布局完整,由东西、南北各两条围合成那良古镇。镇上巷子两边客家“竹筒楼”也是沿江而建,错落有致,百年风雨的格局依旧,历史文化遗存较为丰富。古镇人口95%为客家居民,客家文化和客家风情浓厚,保存基本完好的古民居不少于900间,其中晚清至民国时期建成的建筑面积达200平方米以上的洋楼不少于60家。
担水街为原古街居民每日担水必经之路,故称担水街;官街为民国期间追随陈济棠发家之国军将领集中居住之地,因而称为官街;粉街为民国时期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因多粉摊和小食摊得名;法国街因沿街所建房子多为法式洋楼而得名。
随处可见的古宅
其中法式街上的建筑大多是在外地、外国当官经商的那良人回来修建。他们受到中越边境文化的影响,所建房子多为当时较为新颖的法式洋楼。比较出名的古建筑有刘永福故居、叶瑞光故居、杨南昌庄园等,这些古建筑较完整地体现了那良清代至民国时期商贸重镇、名人聚集地的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印证了那良古镇以及防城港市的历史渊源。
担水街
法式街
叶瑞光故居
人杰地灵 红色烙印
那良清代科考曾出贡生2人,秀才17人,在清代、民国两个时期援越抗法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涌现出一批爱国民族英雄及事迹,如多次带领黑旗军入越抗法的民族英雄刘永福、1945年6月钦防华侨抗日游击大队在那良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均为古镇烙下厚重的红色印记。
刘永福
刘永福,出生于原防城那勤小峰村,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黑旗军的创建者。刘永福故居坐落于那良镇那娄村木厂组,是刘永福青少年时期居住的地方,占地约1000平方米,主建筑为砖木结构,二进十间房屋,中有天井,两侧为厢房,有回廊相通,屋檐以琉璃瓦装饰,雕梁画栋,飞檐叠楼,走廊曲折,建筑宏伟,布局典雅,极具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特色。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刘永福故居
1945年6月,那良抗日武装起义爆发,钦防华侨抗日游击大队成立。此次武装起义是中共防城党组织由秘密斗争到公开武装斗争的转折点,它建立了防城第一支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队伍,揭开了当地革命斗争崭新的一页。为纪念那良抗日武装起义和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原中共防城县委、县人民政府在那良中学校园内修建那良抗日武装起义纪念亭,现成为防城港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那良抗日武装起义纪念亭
交通要道 经济繁荣
十万大山盐马古道是古代交通运输要道。那良是盐马古道的重要节点,是越南、防城、上思三地贸易的集中点与中转站。清末民初,那良镇凭借北仑河、那良江这两条货物运输的黄金水道,引来大量的客商,古商道对促进小镇的经济繁荣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船屋
随着社会进步,交通道路的改变,古商道已成为历史,但同始于民国初期的边境互市贸易却越来越重要。早在清末,那良边境一线与越南芒街、海河就有互市来往,民国时期由于交通限制,在滩散村以乡村驿道,群众挑运为主,互通有无,交易货物主要是日常用品。
上百年的洋楼,至今还有人居住其间
那良镇是防城港市的一个边陲重镇。几百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已融为一体,用自己的汗水、热血和智慧谱写了许多光辉的历史篇章。未来,也会继承光荣传统,发展成为一个美好富足、民族团结、文明繁荣的现代化边境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