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县:红色椒乡接续奋斗谱新篇
天等县的“红”不仅来自盛产的辣椒,更是来自独特而丰富的红色文化,时至今日,这一抹“红”依然激励山区百姓接续奋斗创造新生活。日前,“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采访小组先后到天等县把荷乡那样村、立屯天梦旅游景区采访,一同探寻椒乡红色历史。
那样村有着光辉的革命历史。1928年7月, 林柏、黄庆金在当时的把荷乡组建农民自卫军,番号为“广西镇南属农民自卫军南区中队”。1930年3月,“天向南区苏维埃政府”在那样村紫薇屯成立,那样村成为当地的革命活动中心。
在那样村楞念屯村民邓成干家里,老人向采访组讲述了一段特殊的历史。1928年7月,林柏、黄庆金在向都县把荷乡组建了南区农民自卫军中队,黄庆金任中队长。中队下设三个小分队,第一小分队队长是邓达受,也就是邓成干的爷爷。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等率领的广西警备第四大队、教导总队和韦拔群领导的右江地区农民武装力量在百色举行武装起义,向都县南区农民自卫军指挥部也派出一个连的兵力参加百色起义,由连长邓达受带队参加。起义胜利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张云逸任军长,邓小平任政治委员。之后,邓达受带领队伍返回。
“这是邓小平同志使用过的饭碗,这个是红军使用过的军刀。”在邓成干的家中,还保存着爷爷追随邓小平同志参与革命斗争时使用过的器具。
在每一件器物前,邓成干都仔细端详,一一为采访组介绍它们背后的故事,如数家珍。许多年过去了,他还小心地保留着这些物件,并时常把这段历史讲述给后人听,希望他们铭记历史。
“我时常教导自己的孩子和孙辈们,今天的好日子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做好本职工作,为国家富强奉献自己的力量。”邓成干说。
在驮堪乡道念村立屯,采访组跟随屯支部书记赵荣新参观了立屯天梦旅游景区,赵荣新给大家详细讲解了立屯的历史。立屯四面环山,形如漏斗,历史上曾与外界天然阻隔,出山难成了压在立屯人身上的一座大山。
“上世纪七十年代,立屯人不仅吃不饱饭,看病就医、孩子上学也都是难上加难。”赵荣新介绍道。
然而,立屯人身处困境却勇于向大山挑战,同命运抗争。为凿开出山隧道,屯党支部委员会一任接着一任带领群众干,子承父业,弟接兄班,从1973年至1997年,立屯人用了24年时间挖通了长460米、宽4.5米、高4.5米的隧道,拓宽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塑造出了“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立屯精神,提振了天等人民的精气神,成为脱贫攻坚的精神支柱。
走进立屯隧道,洞壁上用钢钎凿出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让人切身感受到当年立屯人民在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全屯群众共同参与下,硬生生凿开出山之路的艰辛。
20多年来,立屯人发扬“立屯精神”,艰苦奋斗,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立屯面貌,不断脱贫致富,过上幸福小康生活。
“进入新时代,我们立屯党支部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艰苦奋斗的精神,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赵荣新说。目前,立屯通过土地流转种上连片的水果,贫瘠山区土地上结出致富“金果子”,还引进了扶贫车间和米粉加工厂,依托立屯天梦旅游景区的建设发展,让脱贫攻坚成果更加巩固。
在党的领导下,在红色力量和“立屯精神”的激励下,天等县完成了脱贫摘帽任务,正接续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朝着建设山区强县的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