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绥县农作物病虫情报(2025年第15期)
秋冬作物蔬菜类主要病虫害防控措施及建议
秋冬种蔬菜病虫害防控是保障蔬菜生产稳定、食品安全、农户收益及农业生态可持续的关键环节,各乡镇要加强检查,及时指导防治。
一、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核心原则
1.农业防控
(1)合理轮作倒茬:避免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如白菜与葱蒜类、豆类轮作),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积累。
(2)清洁田园:播种前清除前茬作物病残体(如病叶、烂果),集中深埋或烧毁;生长期间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带出田外处理。
(3)优化栽培管理:高畦覆膜种植(降低田间湿度),合理密植(避免通风透光差),增施有机肥(增强植株抗病性),避免偏施氮肥。
2.物理防控
田间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粉虱)诱杀成虫,每亩挂20-30块,高度与作物顶部齐平;用防虫网阻隔蚜虫、菜青虫、粉虱、小菜蛾成虫。
3.生物防控
病害发生初期,用枯草芽孢杆菌(防治霜霉病、软腐病)、木霉菌(防治灰霉病)喷雾防治;虫害发生时,用苏云金杆菌(Bt)(防治菜青虫、小菜蛾)、苦参碱(防治蚜虫、蓟马)喷雾防治。
4.化学防控
发病初期/虫害低龄期用药,避免盲目打药。
(1)病害:霜霉病用烯酰吗啉,灰霉病用腐霉利,细菌性病害用噻唑锌。
(2)虫害:蚜虫用吡虫啉,红蜘蛛用阿维菌素,小菜蛾用氯虫苯甲酰胺。
(3)注意: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不随意加大药量,采收前7-15天停药,避免重复使用同一种药剂,延缓抗药性产生。
二、不同蔬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控相关建议
1.十字花科(白菜、萝卜):重点防霜霉病、软腐病,及菜青虫、跳甲。
(1)霜霉病:苗期至包心期,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黄色小斑点)立即使用烯酰吗啉、霜霉威盐酸盐防治。
(2)软腐病:莲座期至包心期,雨后或田间浇水后及时使用噻唑锌、春雷霉素防治,重点喷洒叶柄基部。
(3)菜青虫:幼虫3龄前(虫体小于1cm),发现叶片有缺刻时立即使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Bt)防治。
(4)跳甲:苗期至定植后1个月内,成虫活跃期(上午9点前、下午5点后)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使用,兼顾叶片和土壤表面。
2.茄果类(番茄、茄子):重点防灰霉病、晚疫病,及红蜘蛛、蚜虫。
(1)白粉病:伸蔓期至结瓜初期,叶片出现白色粉状物时立即使用醚菌酯、戊唑醇进行防治,间隔7天补喷1次
(2)霜霉病:开花坐果期,高湿环境(棚内湿度超85%)前使用预防,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黄褐色多角形斑)氟噻唑吡乙酮、烯酰吗啉进行防治。
(3)瓜蚜:苗期至结瓜期,发现蚜虫数量达每株5头以上时使用吡虫啉、噻虫嗪进行防治,重点喷洒叶片背面
(4)瓜绢螟:幼虫2龄前(虫体细小白嫩,未蛀入果实/藤蔓),发现叶片有虫粪或小蛀孔时使用甲维盐、茚虫威进行防治。
3.叶菜类(菠菜、生菜):重点防霜霉病、叶斑病,及潜叶蝇、蚜虫。
(1)霜霉病:幼苗期至采收前2周,遇连续低温高湿天气前预防;叶片出现黄色多角形斑时立即使用烯酰吗啉、霜霉威盐酸盐防治。
(2)叶斑病(黑斑/褐斑):叶片旺盛生长期,发现叶片有褐色小斑点(直径<2mm)时使用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进行防治,间隔10天补喷1次。
(3)蚜虫:全生长期重点防控,当单株蚜虫数量达3-5只时,使用吡虫啉、噻虫嗪进行防治,优先喷洒叶片背面和嫩尖。
(4)潜叶蝇:叶片展开后至采收前,发现叶片出现弯曲白色虫道时立即用药,避免幼虫蛀食叶肉,药剂推荐阿维菌素、灭蝇胺。
(5)红蜘蛛:高温干燥时段(如棚室种植),叶片背面出现零星红色小点时用药,确保药液覆盖叶背药剂推荐螺螨酯、乙螨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