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祥市农作物病虫害智能观测站科技赋能农业新图景
在凭祥市广袤的农田间,有一座农作物病虫害智能观察站如忠诚的卫士般矗立着,悄然改变着传统农业生产中病虫害监测与防治的模式,为当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力。
步入观察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整套精密监测设备。这些设备如同敏锐的“电子哨兵”,24小时守护着农作物健康。其中,智能虫情测报灯尤为关键——它运用害虫趋光特性,自动诱捕并收集害虫样本。技术人员通过数字化终端,即可精准获取害虫种类、数量等关键数据。长期积累的监测数据,为研究害虫发生规律、制定靶向防治方案提供了科学支撑。
在气象监测区,温湿度传感器、风速风向仪等设备持续采集环境数据。这些实时传输的气象参数与病虫害监测数据在智能分析平台交汇,构建起“气象-病虫”关联模型。当系统检测到高温高湿等易致病害的气象条件时,便会自动触发预警机制,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转变。
观察站采用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监测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后即时上传至农业云平台,形成可视化数据看板。这一系统突破时空限制——农业专家无论身处实验室还是田间地头,都能通过移动终端调取实时数据,远程指导防治工作。现场工作人员则通过智能终端接收专家指令,形成“云端研判+实地处置”的高效协作模式。
该观察站的建成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益水平。对农户而言,精准的病虫害预警使防治时机大幅提前。对比传统模式,农药使用量减少约30%,防治成本降低25%,同时农产品优质率提升15%-20%。这种“预防为主、精准施策”的新模式,正在改变当地农业生产的面貌。
从产业升级角度看,智能观察站发挥着多重价值。一方面构建起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技术示范效应,培养了一批掌握数字农业技术的新型农民。更带动了植保无人机、智能喷雾设备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一个平台带动整条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面向未来,凭祥市计划实施三期升级工程。首先引入AI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害虫自动分类统计;其次扩展监测网络覆盖至全市主要农业产区;最终打造集监测预警、决策支持、技术培训于一体的智慧农业中枢。通过与区内外科研机构深度合作,持续开发适应本地特色的农业智能解决方案,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跨越式转型。
这座矗立在稻浪间的智能观察站,正以其科技之光点亮现代农业的未来——在这里,每一组数据都在为丰收护航,每一项创新都在为乡村振兴蓄力,共同绘就凭祥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图景。
技术员在查看捕获害虫情况
智能虫情观测站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