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市农作物病虫情报 第(202511)期
崇左市2025年下半年 农作物主要病虫鼠害发生趋势
根据上半年农作物病虫鼠草发生实况,结合气象、历史资料和下半年农作物种植布局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我市主要农作物下半年病虫草鼠发生趋势如下:
作物类型 |
病名名称 |
发生程度 |
发生面积 (万亩) |
原因分析 |
水稻 |
三 化 螟 |
1(2) |
0.5 |
(1)7月上中旬调查田间二化螟早稻白穗率高的1.81%,平均0.21%;其中天等县卵块高的45块/亩,平均23块/亩;统计全市今年3月1日-7月20日灯下诱得二化螟虫量18502头,较去年56266头减少了67.12%;(2)“两迁害”上半年迁入前期少后期多,导致早稻残留虫源多,8-9月高温多雨天气有利外地虫源迁入,后期北方虫源回迁;(3)稻瘟病上半年发生较轻,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菌源残留一定菌量,如遇风雨天气易导致局部偏重发生,稻纹枯病菌源较多。 |
二 化 螟 |
3 |
12.9 | ||
稻 飞 虱 |
4 |
19.1 | ||
稻纵卷叶螟 |
3 |
15.3 | ||
稻纹枯病 |
4 |
18.4 | ||
稻 瘟 病 |
1(3) |
8.2 | ||
稻曲病 |
1(3) |
3.4 | ||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
1(4) |
4.8 | ||
水稻白叶枯病 |
1(4) |
3.2 | ||
玉米 |
草地贪夜蛾 |
3 |
8.8 |
(1)上半年前期干旱后期雨水多,纹枯病发生较往年重,菌源普遍存在;(2)玉米中后期草地贪夜蛾上半年发生与往年持平,但下半年玉米面积较少,易受草地贪夜蛾和玉米螟虫幼虫集中为害,局部偏重发生(3)上半年春玉米蚜虫、螟虫发生程度中等偏轻,虫源基数较高。 |
玉 米 螟 |
3 |
6.7 | ||
玉米蚜虫 |
2(3) |
5.5 | ||
玉米纹枯病 |
4 |
6.2 | ||
玉米大小斑病 |
1(3) |
2.6 | ||
甘蔗 |
甘蔗螟虫 |
2(4) |
103.4 |
(1)上半年甘蔗螟虫发生较往年偏重,其中大新县第一代枯心率4.8%,百株有虫2.06头/百株;第二代枯心率1.89%;百株有虫0.97头/百株,下半年甘蔗螟虫源残留基数偏高,易导致局部偏重发生;(2)锯天牛、蔗龟、绵蚜虫近年发生偏轻,残虫少;(3)甘蔗蓟马近年发生危害偏重势态,下半年如遇天气干旱将有利于甘蔗蓟马发展,易导致局部发生偏重。(4)上半年甘蔗黑穗病与往年持平,部分感病品种发生偏重,田间病株率为0.2-5.1%,平均病株率2.7%。 |
甘蔗绵蚜虫 |
1(4) |
41.0 | ||
甘蔗蓟马 |
2(4) |
105.0 | ||
蔗根土(据)天牛 |
1(2) |
11.2 | ||
甘蔗黑穗病 |
1(3) |
46.0 | ||
柑橘 |
柑橘红蜘蛛 |
3(4) |
6.6 |
(1)上半年螨类及潜叶蛾残虫基数大(2)秋稍期利于柑橘红蜘蛛、柑橘潜叶蛾发展。 |
柑橘潜叶蛾 |
3(4) |
7.1 | ||
柑橘木虱 |
1(3) |
3.1 | ||
柑桔溃疡病 |
2(3) |
4.3 | ||
蔬菜 |
菜蚜 |
3(4) |
10.3 |
(1)菜蚜世代重叠、温度合适时繁殖快,十字花科蔬菜易集中受害;(2)美洲斑潜蝇寄主多,豆角、番茄、丝瓜、黄瓜、毛节瓜等高感虫品种种植面积大。
|
美洲斑潜蝇 |
2(3) |
5.7 | ||
黄曲条跳甲 |
3 |
10.3 | ||
菜青虫 |
3 |
6.8 | ||
小菜蛾 |
3 |
6.8 | ||
蔬菜蓟马 |
2(3) |
8.3 | ||
白菜霜霉病 |
1(3) |
2.3 | ||
白菜软腐病 |
1(3) |
1.7 | ||
其他危害 |
农田鼠害 |
2(3) |
103.7 |
(1)鼠源多;(2)食料丰富;(3)害鼠繁殖力强。 |
防治意见:
1、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抓好病虫害的监测预警,警惕暴发性和突发性病虫的发生为害,同时深入田间调查,掌握虫情病情,及时、准确发布病虫情报,并指导防治。
2、抓住病虫草鼠害发生关键时期开展综合防控工作。晚稻前期狠抓稻纵卷叶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稻瘿蚊、福寿螺、稻叶瘟等防疫工作,中后期以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纹枯病为重点,穗期重点抓好穗颈瘟、稻曲病的防治工作;玉米要狠抓前期的草地贪夜蛾、玉米螟,中后期重点抓玉米蚜虫、玉米纹枯病的防治工作。
3、做好区域联防联控。利用植保无人机等先进植保器械实施大面积病虫统防统治;大力推广黄板诱虫,杀虫灯、诱捕器灭虫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减少使用化学农药。
4、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对口农药,进行科学安全用药指导。在病虫防治适期正确选择防治药剂,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使用农药。
特别提醒:使用过的农药包装(瓶、袋),请集中收集处理,勿乱丢乱放,切勿滥用乱用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