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明县多管齐下抗旱保春耕
2025年以来,我县遭遇持续高温少雨天气,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气象干旱程度严峻,直接威胁春耕生产和粮食安全。我县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推广+多部门联动”模式,构建抗旱减灾体系,为春耕生产和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图为明江镇勾机作业蓄水
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基础。我县近年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3.50万亩,新建/改造田间道路700.45公里、灌溉水渠217.68公里,土地整合6172亩。同时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率提升至75%,显著增强抗旱能力。2025年计划新增5.1万亩,配套田间道路219.73公里、水渠52.10公里。如今明江镇安马村等区域通过新建24.8公里水渠,实现灌溉100%覆盖,春耕有序推进。
二是多部门协作科学调水。统筹水库、水渠水源,采取“水泵抽水+消防车运水+水管引水”分类保灌,实现精准调水。组织党员干部、群众疏通水渠、清障河道,保障输水畅通。全县水稻种植区通过引水灌溉,完成犁地、插秧等农事活动,秧苗长势良好。
图为海渊镇政府组织群众维修那禄村破损的水渠
三是气象预警与人工干预。县气象局24小时监测天气,研判旱情趋势,及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科学调度与基础设施完善叠加,大幅降低旱情对粮食生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