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镇:“河长+林长”协同共治 筑牢饮水安全防线
保障供水安全,系着民生冷暖,连着乡村振兴。近日,为切实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友谊镇充分发挥林长制、河长制的制度优势,开展专项排查整治行动,致力于构建源头严防、长效管护的饮水安全保障体系。
责任到人,织密管护网格。友谊镇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的饮水安全专班,建立“林长+河长”联合巡察机制,划定3条重点水源支流责任区,明确镇村两级林长、河长分段包干职责,将水质保护、山林巡护等任务纳入履职清单。通过实行考核制度,对履职不力者通报问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人、管护覆盖到点。有效保护了山林资源,极大地减少了因山林破坏导致的水源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为饮水安全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态屏障。

源头治理,严查风险隐患。三联村浦责屯作为全市重要取水点之一,承担着全市90%的自来水供应任务,其生态安全直接关系到群众饮水安全和城市供水稳定。为此,镇政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建镇村干部、护林员、巡河员联合排查队,加强对三联村浦责屯取水点的日常巡查和维护工作,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确保自来水供应安全稳定,并对3条饮用水源支流及上游5公里范围开展排查行动。重点排查河道垃圾、非法排放、火灾隐患、破坏林业资源行为等问题。在排查过程中,及时发现平而村百标屯饮水管老化等具体问题,镇政府迅速组织专业维修队伍进行抢修,确保了群众的正常用水需求。截至目前,累积清理河道垃圾1.5吨,封堵非法排污口2处,整治违规开垦地块3处,全方位降低饮水源头污染风险。
双线宣导,监督闭环提效。线上依托村级广播系统,不定期播放护水山歌、顺口溜,用"乡音土话"解读水源地禁排区划定、农药安全使用等政策;线下组织镇村干部、党员先锋队入户发放《饮水安全告知书》800份,对农药废弃物回收、生活污水处置等9类"水源红线行为"进行重点标注警示。同步建立"镇村两级联动"监督体系,开通24小时举报专线,严格执行"1小时现场响应、3小时初步处置"时限标准。组建志愿队伍,通过"每周巡河一小时"活动累计清理河道垃圾3吨,劝离违规垂钓、洗涤人员12人次,构建起"发现问题—快速处置—正向激励"的监督闭环,推动群众参与率提升至78%。

下一步,友谊镇将深化林长制与河长制协同机制,常态化推进河林管护行动,持续开展水生态保护主题宣传,不断拧紧农村饮水“安全阀”,推动农村饮用水保障从“有水用”到“用好水”质的提升。通过全方位普及“美丽河林”理念,推动生态保护意识转化为群众行动自觉,构建“人人护水、水润万家”的共治格局,让优质放心水源源不断惠及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