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村村百亩包菜喜获丰收
近日,清晨的薄雾还笼罩着山头,广西春耕秋收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包菜种植基地已是一派火热景象。村民们在田地里割菜、装袋,有序地把铁头包菜搬运上冷链货车。
“我们一亩可以产出6千斤的铁头包菜,每斤批发价是7毛到1块钱不等,今天采收5万斤,预计收入3.5万元。” 基地负责人黄文法说,在他的不远处,一辆大型冷链车已经等候在旁,“这批包菜主要销往东北地区,在经过两天的冷链运输后,依旧能保持新鲜。”
据了解,该基地位于天等镇母村村,占地面积为350亩,其中有115亩用于种植铁头包菜。“我们通过土地流转有效增加农作物种植面积,年租金收入达30万元,不仅提升了土地的增加值,还增加了当地村民的就业收入。”母村村党总支部书记农立成说。
“好的包菜外形为圆球状,叶片饱满、厚实。”田地里,基地技术员朱明奎拿起一颗饱满的包菜介绍道,基地种植的包菜品种为“新希望”,生长周期是90天左右,一次收一茬,凭借紧实饱满的品相和清脆甘甜的口感,以及抗病性和适应性强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采收队伍中,来自附近的大隆村村民农亚妮动作尤为利落。“听老板说今天这边要收包菜,早上七点半我就过来做工了,骑电车十几分钟就到基地,一天有一百块钱工资,加班的话,还有加班费。”农亚妮说,像她这样在基地务工的村民共有4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