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江日报关注】板池屯着力做好民族特色村寨创建工作
2023年11月15日《左江日报》县域新闻刊登《板池屯着力做好民族特色村寨创建工作》。报道近年来,龙州县金龙镇双蒙村板池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保护和传承天琴弹唱等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不断巩固民族团结,为特色村寨创建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舆论氛围和思想保证。全文如下:
本报龙州讯(记者 庞尉婷)日前,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命名第四批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做好有关工作的通知》,崇左市有3个屯榜上有名。其中,龙州县金龙镇双蒙村板池屯位列其中。
该村民俗文化底蕴丰厚,村内保存有编织壮锦、壮族天琴艺术、侬峒节等非遗文化。2006年壮锦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龙州县金龙壮族织锦技艺列入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龙州壮锦技艺工坊于2018年6月获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支持的全国首批(十个之一)“非遗+扶贫”就业工坊。2021年6月,壮族天琴艺术、壮族侬峒节成功进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年来,板池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保护和传承天琴弹唱等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不断巩固民族团结,为特色村寨创建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舆论氛围和思想保证。
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板池屯以节庆活动为载体,在每年正月十一举办侬峒节活动,每到那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舞龙舞狮、抢花炮、踩高跷、抛绣球、织壮锦等传统民俗活动,传统民俗活动切实增强群众文化自信。民俗活动的开展吸引了国内外诸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切实带动了当地文旅产业发展。
该村还围绕打造“民俗美女村”“天琴文化”等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加强壮锦、天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目前,屯内有36人会演奏天琴,屯内组建了天琴文艺表演队,屯内有近100名织娘掌握编织壮锦技术。当前,板池屯成立了壮锦合作社,通过“扶贫+非遗”方式组织壮锦织娘利用农闲时间编织壮锦,并与广西金壮锦公司签订收购壮锦订单。2016年起,该屯销售壮锦每年收益40万元左右。此外,接待游客天琴表演、天琴文艺队外出演出等每年给该屯带来50万元左右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