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阳区晚稻前期、中稻中后期病虫害发生趋势
一、发生情况及发生预报
(一)二化螟 据植保站8月5日在那坡、头塘、坡洪、五村、洞靖等乡镇田间调查,中稻田普遍发生,晚稻田处返青分蘖期,个别田块有零星发生,虫伤株率低为0,高的为11.6%,平均为1.23%,田间残虫量一般为113~317头/亩; 8月1日至8月7日诱虫灯下二化螟蛾量2338头,8月5日单日诱蛾量达582头,根据测报灯下诱蛾量及发育进度调查,结合天气情况及历年资料分析,预计中稻中后期、晚稻本田前期二化螟中等程度局部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5万亩。蚁螟盛发期为8月12-20日,防治适期为8月12-20日。
(二)稻纵卷叶螟 据本站虫情测报灯观察,8月1-7日诱虫灯下诱蛾量为256头;8月5日面上调查,田间蛾量高的为79.9头/亩,低的为0,平均33.6头/亩,预计第六代稻纵卷叶螟为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为1.8万亩。
(三)稻飞虱 诱虫灯下8月1-7日诱虫量为98头,8月5日田间调查,百丛虫量高的为237头/百丛,低的为0头/百丛,平均为68头/百丛,预计第六代稻飞虱为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5万亩。
(四)稻瘟病 8月5日在南部山区田间调查,个别糥稻田块有零星发生,病叶率高的7.6%,一般的为1.35-2.45%,预计叶瘟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8万亩。
(五)稻纹枯病 田间调查,中稻区病株率一般为0.35%-1.7%,高的52%,晚稻区正处分蘖期,目前没有发现发病中心,但中后期田间阴蔽、露重,高温多湿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该病的发生与流行。预计该病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
二、防治意见
(一)据植保站的测报灯诱监测:7月21日~8月7日不间断诱到二化螟成虫,诱蛾量呈现多个峰期且有上升趋势,预计中稻后期、晚稻田前期将受害较重,建议在8月12-20日(防治适期)加强防治。每间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施药2~3次,每亩次药液量60公斤,确保防治效果。
(二)根据历年的发生情况,八月下旬后“两迁”害虫陆续回迁繁殖为害,望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切实加强田间调查,掌握病虫发生动态,指导群众做好防控工作。
(三)晚稻以“两迁”害虫、二化螟为防治主攻对象,同时,加强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稻叶瘟、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病虫的防控。
(四)防治方法
1、稻飞虱:宜选用吡蚜酮、呋虫·异丙威、吡虫啉等兑水喷雾,在防治稻飞虱的同时要加入病毒钝化剂(如毒氟磷等)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2、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大螟等:宜选用四氯虫酰胺、甲氧虫酰肼、甲维·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氟铃脲、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甲维·虫螨腈等+杀虫双兑水喷雾。
3、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①做好稻飞虱的监测与防控。②发病初期选用毒氟磷、氨基寡糖素、宁南霉素等药剂加含锌叶面肥喷施。③加强田间调查,发现病株(丛)及时拔除,将病株(丛)就地踩入泥中。
4、稻叶瘟:宜选用枯草芽孢杆菌、稻瘟灵、三环唑、多菌灵等兑水喷雾。
5、 稻纹枯病:选用8%井岗霉素水剂、24%井岗·丙环唑、丙环唑、已唑醇、苯醚甲环唑等兑水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