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甘蔗螟虫发生期预报及防治意见
据田阳站近日在那坡、坡洪、洞靖等甘蔗地抽样调查,共录查甘蔗螟虫42头,其中蛹壳0头,七级蛹0头,六级蛹3头占6.38%,五级蛹6头占12.76%,四级蛹7头占14.89%,三级蛹9头占19.14%,二级蛹7头占14.89%;一级蛹2头占4.25%;预蛹2头占4.25%,五龄幼虫6头占14.28%,四龄幼虫5头占10.63%。根据各虫态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历期,结合近期的气候条件和历年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预计田阳区第一代甘蔗螟虫发生情况如下:
一、发生期预测
螟蛾始盛期:3月21~23日 蚁螟始盛期:3月28~4月3日
螟蛾高峰期:3月28~4月1日 蚁螟孵化高峰:4月5~8日
螟蛾盛末期:4月5~8日 蚁螟孵化盛末期:4月12~15日
二、发生程度
第一代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程度发生,发生面积约3.5万亩。主要依据是:(1)越冬残虫量较大,虫源基数多,据田阳站对不同类型蔗地越冬后残虫密度调查,残虫量最高378头/亩,最低47头/亩,加权平均137头/亩,比去年同期(186头)减26.34%;(2) 3月份后田阳区气温迅速回升且气温偏高,有利于该虫安全羽化。
三、防治时期:4月2~12日
四、防治建议:
1、物理防治:利用蔗蛾成虫的趋光性、生理特性,在螟蛾羽化盛发期间,通过灯诱、性诱来诱杀成虫,减少着卵量(具体做法,在田间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或安装性诱捕器和诱蕊诱杀成虫)。
2、生物防治:通过释放赤眼蜂来实现控害。赤眼蜂是一种寄生性昆虫,专门寄生在害虫的卵或幼虫体内。它通过将卵产在害虫卵内,利用害虫卵内的营养发育,最终导致害虫卵或幼虫死亡。这种寄生方式能够有效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因此,在甘蔗螟蛾羽化高峰期前,田间释放赤眼蜂1-2 次。
3、化学防治:在幼虫孵化始盛期前2~3天选用高效、长效的5.8%(阿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帅印)、20%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一叼久)对甘蔗苗进行喷雾,有效地减少螟虫的危害。如果选择其他胃毒性、触杀性的杀虫剂,要在幼虫孵化盛期即4月2~10日施药;连续喷2次,间隔期7天,宜选择阿维菌素·氟铃脲、甲维盐、毒死蜱等+助剂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