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带大家云游大塘”
“直播间的家人们,正宗的西瓜红红薯,又香又甜,5斤仅需9.9元!”10月31日上午10时,铁山港区南康镇大塘村委集体经济农产品初加工分拣中心的直播间里,热气腾腾的红薯冒着白气,今年53岁的大塘村党总支部书记陈春燕扬着手里的红薯,向镜头前的观众热情推介……一场满是烟火气的农产品直播,就此拉开序幕。
当天上午9时,记者抵达分拣中心时,那里早已是一派忙碌景象。五六名本地村民围在操作台前摆放红薯、木薯等直播样品,清甜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陈春燕的儿子杨崇杰手拿刚分拣好的红薯,对着镜头反复调整角度,细致展示果肉的纹理与饱满品相……
这样的直播,虽然在大塘村电商助农的实践中只是寻常一幕,但背后却是陈春燕多年的深耕细作。
据了解,2019年,时任大塘村妇女主任的她主动报名参加电商经营课程,萌生了让农产品“触网”的念头。2020年疫情导致农产品滞销,她迅速启用电商销售与社区团购模式,帮村民挽回经济损失30多万元。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大塘村的产品要走出去,必须依靠网络。村民们也从中看到了致富的新渠道,都非常支持我们直播卖货。”陈春燕说,2020年9月,大塘村成立稳进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启了抱团发展模式。
直播间里,直播进行到一半,由杨崇杰接过主播位继续推介产品,陈春燕则到仓库清点新收购农产品的情况,看到如今设施齐全的直播基地,她和记者感叹起创业路上的波折——合作社初期因产品收购失误导致亏钱,也因不熟悉平台规则而遭遇处罚。因此,她希望通过直播,让更多有创新想法和有专业能力的人才认识大塘村,帮村里培育好品种、优化管理方式。
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初,陈春燕当选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后,积极吸纳返乡大学生助力电商运营,对接政府寻求品种改良与种植技术支持,逐渐打造出“合作社+农户+网络销售”模式,构建起“种养—收购—加工—销售”全链条。如今的仓库,各类农产品分区域整齐摆放,合作社不仅以高于线下收购商几毛至1元不等的价格收购本地农产品,还为本地村民提供了打包、搬运等岗位。此外,合作社定期开展直播培训,鼓励村民参与直播卖货增收。村民沈家连便是受益者之一。
上午11时许,沈家连匆匆赶到直播间:“陈书记,我家地里的木薯熟了!”陈春燕立刻扛起直播设备,跟着沈家连赶赴田间。镜头前,沈家连熟练地挖出木薯、上架销售链接,笑着介绍:“这是能生吃的水果木薯,脆甜多汁。”谁能想到,几年前的她还是个对直播一窍不通、到处打零工的农户,自从参加了合作社的直播培训后,她不仅熟练掌握了各种直播话术,还能在镜头前自信地展示产品,并和网友互动交流。
陈春燕谈及鼓励村民们直播的原因时说道:“我希望大塘村人人都会直播,通过直播把人气带旺,人气旺了,旅游才能旺。”近年来,她在推进电商助农的同时,还积极推进大塘村农文旅的发展。
上午12时许,陈春燕驱车来到水稻田边,在金色稻浪随风翻滚的田间架起直播架,向观众热情介绍:“我要带大家云游大塘。这是有着斑斓叶香气的香米,田里还有小鱼小虾,欢迎大家周末来我们的水稻田体验田野乐趣。”
直播结束时,村民们陆续回家吃饭,这时后台已收到50多个订单。“直播需要多天预热、投流,今天刚开始播,订单还不算多,等后期就会进入热销期,最多时我们一天销售额能超22万元。”陈春燕骄傲地说。
下午3时,记者再次来到分拣中心,村民们正忙着按规格挑选红薯、木薯等农产品并进行装箱,已经打包好的包裹被整齐堆放在角落,等待快递车辆前来运送。而陈春燕忙完直播相关事宜后,又开始着手处理村里的各项事务。
据了解,如今我市越来越多村干部主动拥抱电商直播浪潮。大塘村2024年直播带货销售额达500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合浦县沙岗镇裴屋寮村也紧跟步伐,驻村书记牵头尝试直播带货海鸭蛋。21名驻村干部主动参与到我市农村电商人才系列活动的实践中去,让北海的农产品借着直播东风走向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