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下半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根据上半年病虫发生实况,结合下半年农作物的品种布局、栽培条件、历年病虫发生资料及气候资料综合分析,预测2025年下半年北海市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程度总体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具体趋势分析如下:
一、下半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预测
作物种类 |
病虫名称 |
发生面积(万亩) |
发生程度(级) |
主要为害时段(月/旬~月/旬) |
主要发生区域 |
水稻 |
稻纹枯病 |
21.71 |
3(4) |
8/下~10/中 |
全市 |
稻瘟病 |
2.81 |
1(3) |
8/中~10/下 |
全市 | |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
0.60 |
1(2) |
8/上~9/上 |
合浦县 | |
钻蛀性螟虫 |
10.33 |
1(3) |
8/中~9/下 |
全市 | |
稻飞虱 |
24.60 |
3(5) |
8/中~10/下 |
全市 | |
稻纵卷叶螟 |
22.31 |
3(5) |
8/中~9/下 |
全市 | |
稻粉虱 |
6.00 |
1(3) |
9/上~10/下 |
全市 | |
水稻跗线螨 |
5.65 |
1(3) |
9/上~10/下 |
合浦县、银海区 | |
稻曲病 |
1.00 |
1(2) |
9/中~10/下 |
合浦县、银海区 | |
细条病 |
15.90 |
1(3) |
8/下~9/下 |
全市 | |
玉米 |
玉米纹枯病 |
1.40 |
1(2) |
8/中~10/下 |
全市 |
玉米大斑病 |
1.30 |
1(2) |
8/中~9/下 |
全市 | |
玉米蚜 |
1.25 |
1(3) |
8/中~10/下 |
全市 | |
玉米螟 |
1.28 |
1(2) |
8/中~10/下 |
全市 | |
甘蔗 |
甘蔗黑穗病 |
7.00 |
1(3) |
8/上~10/中 |
合浦县、银海区、铁山港区 |
甘蔗螟虫 |
12.70 |
2 |
7/上~8/下 |
合浦县、银海区、铁山港区 | |
甘蔗绵蚜 |
4.30 |
1(3) |
8/中~10/中 |
合浦县、银海区、铁山港区 | |
甘蔗蓟马 |
13.2 |
2 |
8/中~10/中 |
合浦县、银海区、铁山港区 | |
蔗根土(锯)天牛 |
3.60 |
1(2) |
8/中~10/中 |
合浦县、银海区、铁山港区 | |
柑桔 |
柑桔溃疡病 |
2.00 |
2 |
7/下~10/中 |
合浦县 |
柑桔疮痂病 |
0.20 |
1(2) |
7/下~10/中 |
合浦县 | |
柑桔炭疽病 |
0.26 |
1(2) |
7/下~10/中 |
合浦县 | |
柑桔红蜘蛛 |
1.6 |
2 |
7/下~10/中 |
合浦县 | |
柑桔潜叶蛾 |
0.30 |
1(2) |
7/下~10/中 |
合浦县 | |
柑桔锈壁虱 |
0..43 |
1(2) |
7/下~10/中 |
合浦县 | |
柑桔蚧类 |
1.30 |
2 |
7/下~10/中 |
合浦县 | |
柑桔木虱 |
2.00 |
2 |
7/下~10/中 |
合浦县 | |
桔小实蝇 |
2.70 |
2(4) |
7/下~10/中 |
合浦县 | |
其他水果 |
荔枝霜疫霉病 |
2.40 |
1(2) |
7/上~8/下 |
合浦县 |
荔枝蝽蟓 |
2.20 |
1(3) |
7/下~10/中 |
合浦县 | |
荔枝蒂蛀虫 |
3.7 |
2 |
7/上~8/中 |
合浦县 | |
芒果炭疽病 |
0.22 |
1(2) |
7/下~10/中 |
合浦县 | |
芒果白粉病 |
0.15 |
1(2) |
7/下~10/中 |
合浦县 | |
蔬菜 |
瓜类疫病 |
0.25 |
1(2) |
7/下~10/中 |
全市 |
白菜霜霉病 |
0.06 |
1(2) |
7/下~10/上 |
全市 | |
白菜软腐病 |
0.71 |
1(2) |
7/下~8/下 |
全市 | |
黄曲条跳甲 |
5.63 |
1(4) |
7/下~10/中 |
全市 | |
小菜蛾 |
3.22 |
1(2) |
7/下~10/中 |
全市 | |
菜青虫 |
2.68 |
1(2) |
7/下~10/中 |
全市 | |
菜蚜 |
2.93 |
1(2) |
7/下~10/中 |
全市 | |
美洲斑潜蝇 |
5.00 |
1(2) |
7/下~10/中 |
全市 | |
斜纹夜蛾 |
2.75 |
1(2) |
7/下~10/中 |
全市 | |
其他 |
福寿螺 |
3.60 |
1(3) |
8/上~9/上 |
全市 |
草地贪夜蛾 |
4.2 |
2(4) |
7/上~10/下 |
全市 | |
鼠害 |
41.7 |
2(3) |
9/上~10/下 |
全市 |
二、预测依据
(一)稻纵卷叶螟:上半年田间残留一定的虫源量;7、8月份风雨频繁,利于其迁入为害。
(二)稻飞虱:7、8月份台风雨水偏多,利于本地虫源发生为害及外地虫源迁入为害;部分增密增穗的田块,田间荫蔽度高,湿度大,利于稻飞虱的繁衍;10月份受冷空气影响,褐飞虱由北回迁。
(三)二化螟:我市水稻钻蛀性螟虫的发生以二化螟为主,如下半年气候适宜,全市普遍发生。
(四)稻瘟病:晚造感病品种种植面积较大,加上7、8 月份降雨多,利于叶瘟在晚造前期流行为害;如9月底10月初破口、抽穗期遇雨日较多,利于穗颈瘟的流行为害。
(五)水稻纹枯病:感病品种种植面积较大;8、9月份的高温高湿天气,利于该病发生及流行。
(六)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感病品种种植面积较大;下半年台风雨频繁,易造成稻叶受伤染病,利于该病发生为害。
(七)草地贪夜蛾:该虫迁飞快、繁殖力强,上半年积累一定虫源,且我市玉米种植期不一致、田间苗情长势参差不齐,有利于发生为害。
(八)甘蔗病虫害:我市甘蔗种植面积大,大部分是连年种植,宿根蔗居多,田间积累大量病虫源,甘蔗螟虫发生尤为严重。
(九)蔬菜病虫害:种类、品种繁多,复种指数高,种植布局变化大、田间多种作物混栽、连作,加之种植期不一致、清园时间不统一,部分田块互为病虫桥梁田,利于多种病虫发生。
(十)农田鼠害:下半年食物丰富,加上难以统一防治,利于害鼠繁殖。
三、防治措施
(一)加强病虫监测预警。深入田间调查,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预警信息指导防控,着力提高病虫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准确性,确保迁飞性、流行性、灾害性病虫及农区鼠害等不连片成灾。
(二)全面推进科学施药增效行动。以生物防治、理化诱控为重点的绿色防控技术,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和安全科学用药。
1.农业防治:选用抗(耐)病虫品种,及时清除病残枝叶和开沟排涝,增施腐熟有机肥;使用水旱轮作、减少连作等方式减少田间病虫基数,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随着汛期的到来,下雨后需注意及时排水,控制田间湿度。
2.物理防治:应用频振式杀虫灯、黄蓝色诱虫板、防虫网、糖醋诱虫液等绿色防控技术。
3.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应用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防治抗性害虫;应用害虫性诱剂诱杀害虫。
4.化学防治: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口农药,掌握在防治适期施药,并实行农药的轮换或混合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和延缓病虫的抗药性和耐药性的产生。对突发性、暴发性、流行性的病虫,有条件的地区可聘请机防专业防治队进行应急防治。
(三)做好秋季灭鼠、菌源清除工作,做到早部署、早准备、早落实各项病虫防治措施;同时做好农作物健身栽培,促进作物健壮生长,提高作物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