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尝到北海荔枝的甜
6月19日,马来西亚客户的订单抵达合浦果香园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果香园)——25.62吨冷冻荔枝浓缩汁。6月20日,这批荔枝汁已完成生产、检验,送入速冻库。7月4日,冷藏集装箱从北海港启航,预计16天后抵达马来西亚。
这是一颗荔枝从中国果园到海外工厂的旅程,12小时内便完成从枝头到成汁的蜕变,直至成品出海,全程不超过30天。
目前,果香园已收购荔枝超15000吨,预计本季总收购量将达18000吨。
“客户尤其认可中国荔枝原料的品质,以及我们合浦荔枝的历史底蕴。”果香园生产厂长包家荣望着川流不息的运输车辆说道。这份来自国际市场的认可,正是果香园征战海外的重要底气。
“检测员每周必须轮换,否则人不仅上火,舌头也麻木了。”每车荔枝到货后都要经过检测,对烂果率、糖酸度、风味等有严格管控。除了仪器检测,还需要检测员通过舌头品尝来评定风味。
当荔枝涌入车间,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锁鲜”战役即刻打响。工人麻利地将一筐筐荔枝投入自动化流水线,去掉枝叶、筛选掉烂果,整果表皮经过消毒清洗后,经过机械精准去皮去核,果肉打浆过滤后果汁迅速降温至15摄氏度以下。最后,经过检验合格的荔枝汁通过无菌灌装设备灌入铁桶,并快速送入零下35摄氏度的速冻库,荔枝最本真的风味被牢牢锁住。“荔枝最重要的就是保鲜,我们采用全程冷链锁鲜。”包家荣说。
速冻库里,一批批密封铁桶正等待装柜。它们将通过冷藏集装箱从北海港启程,驶向德国、法国、泰国、马来西亚、南非等地。这些荔枝浓缩汁将作为工业原料进入当地饮料厂,经过二次加工变成一瓶瓶荔枝果汁饮品。
“认证是海外市场的敲门砖。”包家荣道出了国际市场的门道。而颜色和风味成为中国荔枝征战国际市场的优势。荔枝汁极易褐变泛红,而果香园的技术,正是在国家政策经费支持下十多年研发铸就的护城河。“我们生产的荔枝浓缩汁的颜色就像这面墙。”包家荣指着一面洁白的墙面自豪地说。在风味上,国际客户追求香滑口感,排斥涩感刺喉的品种。为此,果香园对不同品种荔枝分线加工。
站在轰鸣的自动化生产线前,包家荣信心十足:“我们是全球最大荔枝加工基地,日处理七八百吨。”这一底气源于持续的技术革新。2011年,车间还需要近2000名工人手工剥荔枝,日处理量不过300吨;如今一条自动化流水线就能“吞”下整片果园的产量。
效率革命并未遗忘那些曾靠双手谋生的人。工厂依然为周边农户保留着工作岗位,“他们来我们也欢迎,这份工作可以为他们增加些收入。”这种效率与温情的平衡,是中国产业升级的生动注脚。
“海外订单占我们产量的20%。”包家荣介绍,早年企业以出口为主,但2008年后开始转型内销。随着新茶饮行业的爆发式增长,国内对荔枝深加工产品的需求激增,2019年后,果香园已经以内销为主。
合浦县是我市荔枝的主产区。合浦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荔枝深加工产业带来了多重效益。“一方面,从种植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通过精深加工,荔枝提升了附加值。目前,县里已培育出果香园、田野创新等龙头企业,开发出荔枝汁、荔枝酒、荔枝干等系列产品。”
为支持企业“走出去”,合浦县打出了政策组合拳。既有“桂惠贷”等金融支持,也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产销对接会。
下一步,合浦县将通过引进食品加工企业,继续开发荔枝果干、果醋、精酿啤酒等高附加值产品,把合浦佳酿的香甜传递到各地,让全国人民、世界人民尝尝北海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