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水稻及甘蔗螟虫的防控工作
由于近期干旱天气导致水稻、甘蔗等作物长势不一致,虫害世代重叠,给测报、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各级植保部门需加强监测调查,密切关注虫害发生发展情况,指导农户开展防治。
一、发生情况
(一)水稻螟虫
1.合浦县:据田间赶蛾和性诱监测,第二代稻纵卷叶螟的螟蛾高峰期为4月21号,二化螟的螟蛾高峰期为4月21号;参考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虫态历期和往年历史资料,预测二化螟卵孵化高峰期为5月5~7日,第二代稻纵卷叶螟卵孵化高峰期为4月28~29日。
2.银海区和铁山港区:银海区、铁山港区的部分稻田,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也零星发生,4月24日在铁山港区营盘镇婆围村田间调查,二化螟以3-4龄幼虫为主,田间为害株率为2%-4%,主要症状为枯鞘;稻纵卷叶螟以成虫为主,赶蛾量2-3头/m2。
(二)甘蔗螟虫
近日在银海区福成、平阳等乡镇的蔗区调查,甘蔗螟虫普遍发生,田间枯心率为3%-5%,严重的为10%,以黄螟、二点螟为害为主。
二、防治意见
(一)水稻螟虫防治
1.天敌防治:在螟蛾始盛期开始释放赤眼蜂。间隔7~10天释放一次,共释放三次。
2.生物农药防治:采用苏云金杆菌、绿僵菌、短稳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球孢白僵菌、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等微生物农药防治。
3.化学防治:在害虫卵孵化高峰期至3龄期前的防治适期选用阿维.茚虫威、阿维.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等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兼治二化螟。
(二)甘蔗螟虫防治
1.物理防治:安装食诱捕器、性诱捕器、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害虫成虫,减少繁殖种群基数,降低田间虫口密度。
2.化学防治: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进行叶面喷施。
(三)蝗虫监测预防
近期是易发生竹蝗为害的时期。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利。各级要密切关注蝗虫的发生动态,如发现蝗情及时指导农民开展防治,防止蝗虫从林间转移到田间危害水稻、玉米、甘蔗等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