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专栏>>院情院貌>>单位介绍

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简介

2025-03-20 09:57     来源: 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
【字体: 打印

一、单位概况

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创建于196512月,坐落于桂林市,为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管理的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90名,全院下设6个行政科室和9个研究机构2014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柑桔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果蔬研究所)更为现名。自主拥有科研用地面积近1900亩,其中院本部占地面积500余亩,在桂林市临桂区新建的广西现代特色作物科技创新与示范基地占地面积1329亩。

二、工作职能

承担果树、蔬菜、花卉、中草药等园艺、经济作物和高海拔特色作物等农业科学研究项目和课题,从事特色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新品种选育、引进、脱毒、保存、筛选与应用,良种繁育,优质高效安全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控与检测,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产品加工,开发利用、技术推广、技术咨询和培训等。

三、人才队伍及科研平台

单位现有职工8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0人,高级职称32人,博士6人,硕士4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二级研究员2人、广西优秀专家1人、农业农村部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1人、自治区八桂拔尖人才和桂林市拔尖人才1人,国家现代柑橘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1人、国家现代桃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1人、国家现代梨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1人、国家现代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1人、广西柑橘创新团队首席专家1人及试验站站长各1人、广西特色水果创新团队葡萄功能专家1人,广西落叶果树创新团队功能专家2人及试验站站长1人,广西食用菌创新团队桂林站站长1人。

组建有柑橘种质创新与利用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柑橘优质高效栽培柑橘病虫害可持续防控特色作物采后保鲜及商品化处理、鲜食水果产业经济研究葡萄新品种引进筛选及高效栽培技术、桃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梨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李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柿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猕猴桃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蓝莓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蔬菜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科研团队17个。

拥有广西桂北特色经济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柑桔育种与栽培技术创新中心、农业农村部广西桂林柑橘无病毒良种繁育基地、农业农村部广西桂林市国家柑橘原种保存及扩繁基地、农业农村部农药(杀虫剂)登记试验单位、农业农村部农药(杀菌剂)登记试验单位、柑橘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与企业共建)、自治区主席院士顾问(邓秀新院士)、广西壮族自治区桃梨良种培育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柑橘良种培育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葡萄良种培育中心等科研平台47个。

四、科研立项及经费

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和地厅级等科研课题共278,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目前每年获得科研经费约1300万元。

五、科研成果

建院以来,取得科研成果奖103项次,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国家星火奖1项、广西特别贡献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其他省部级奖34项;主持或参与编著出版著作34部;发表论文1170篇;制定、修订标准70项;获得专利授权33项;创刊发行《南方园艺》期刊165期。

六、合作与交流

建院以来,我院积极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交流、人才培养、实验室共建。联合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署(USDA-ARS)共同绘制了国际首个马铃薯斑马片病菌全基因组图谱、中国首个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全基因组图谱等。与华中农业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开展果蔬病虫害防控、新品种选育、无病苗繁育研究等,此外,还联合高等院校共同培养了一批硕士、博士。


    访问统计 | 站点地图

    注:本网为政府公益性网站,转载文章是为“三农”提供免费信息咨询。如所转载文章的作者或单位不同意转载,请与我中心联系。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电话:0771-2182500、2182501
    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信息中心 电话:0771-2182857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青山路8号(530021)

    桂ICP备19006652号 网站标识码:4500000028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