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柑橘病虫害可持续防控团队与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柑桔苗木脱毒中心在农林科学二区期刊《Plant Disease》(IF2024=4.4) 联合发表题为“Experimental reproduction of field symptoms in 'Shatangiu' mandarin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onfirms 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 ascausal agent of spring shoot leaf curl disease”(通过症状重现证实柑橘黄化脉明病毒是沙糖橘春梢卷叶病的病原)的研究论文。
过去十年,伴随沙糖橘在广西全境的规模化扩种,一种以春梢叶片反卷、叶脉脉明、植株矮化及节间缩短为典型症状的新发流行性病害开始在沙糖橘上显现,重病植株生长缓慢、产量低。在桂北沙糖橘种植园,发病率往往可达90%~100%。长期以来,学界及生产者对致病因子存在显著分歧:部分学者和生产者推测其为矿质营养失衡等原因造成的生理性病害;而另一部分学者和生产者推测其为病毒病原侵染引起的病毒病,病原可能为柑橘黄化脉明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CYVCV),但缺少直接证据。
为探明该问题,该研究对来自桂林25个沙糖橘园的92份春梢反卷叶片样品进行了CYVCV的RT-PCR检测,结果表明88份样品(95.7%)检测结果为阳性。为进一步证实沙糖橘春梢叶片反卷等症状与该病毒的关联性,该研究使用基于CYVCV-FL-16分离株构建的全长侵染性cDNA克隆,对沙糖橘植株进行了嫁接接种,以完成柯赫氏法则验证。接种植株表现出与田间观察一致的症状,包括明脉、叶片卷曲、植株矮化及节间缩短。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证实病毒在植株体内系统侵染。感染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且病毒积累呈现组织特异性及季节性分布特征。该研究证实了CYVCV侵染是导致沙糖橘春梢叶片反卷、叶脉脉明、植株矮化及节间缩短症状的直接原因,并将该由CYVCV引起的、以叶片反卷和叶脉明化为典型特征的病害,正式命名为沙糖橘春梢卷叶病(Spring Shoot Leaf Curl Disease of 'Shatangju')。
西南大学和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刘铮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柑橘病虫害可持续防控团队负责人娄兵海研究员和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柑桔苗木脱毒中心曹孟籍研究员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雷翠云助理研究员共同参与了该研究工作。该研究得到了广西科技基地与人才专项(桂科AD23026090)等项目的资助。
图1 沙糖橘春梢卷叶病典型症状
图2 沙糖橘接种柑橘黄化脉明病毒后的特征
(作者:娄兵海/图文)
桂ICP备19006652号 网站标识码:4500000028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