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农业技术推广专栏>>农技动态

广西日报:小菌子成就大产业

2024-12-04 10:50     来源: 广西云-广西日报
【字体: 打印

工人在车间包装金针菇准备销往区外市场。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唐广生/摄

红椎菌产量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

双孢蘑菇、秀珍菇、金福菇、毛木耳、茯苓5个特色品种年产量连续多年排名全国前五;

桑枝食用菌一枝独秀,居全国领先;

食用菌设施化、工厂化,成为全国新排头兵……

连续4年,广西食用菌鲜品总产量稳定在百万吨以上,产值近百亿元,成为种植业第六大优势产业。

此等成绩,让多次来广西指导工作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教授大为赞赏,称赞广西创造了中国食用菌产业的“桂菌奇迹”,“食用菌设施化工厂化成为全国新排头兵,成了全国食用菌现代工厂化生产的一个新标杆。”

种质资源繁多 发展菌业得天独厚

近日,记者在全州县农贸市场见到农妇沿街摆卖铜锣菌。一小会儿,售价180元/公斤的铜锣菌就被抢购一空。

“这种菌子滑、爽、脆、嫩、甜,拿来煮鸡汤、炒腊肉、打油茶,味道妙不可言。”当地农业推广部门的同志介绍,铜锣菌大都生长在土质肥沃的松树林和特殊的灌木丛中,因形状、颜色形似中国铜锣乐器而得名。

因铜锣菌味美价高,全州县龙水镇桥渡村谢龙生试图将铜锣菌驯化成“家菇”,4年精心培育却遗憾未果。得出的结论是,“铜锣菌人工不宜栽培。”

在自治区农技推广站专家看来,“广西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繁多,发展食用菌得天独厚。”

据不完全统计,广西已发现的野生食用菌有2纲、2亚纲、7目、21科、58属、144种,药用真菌有4亚门、6纲、12目、28科、56属、85种,数量与云南省相当。其中不乏羊肚菌、牛肝菌、猴头菇、蜜环菌、树舌等珍稀品种。

种子定大局。针对广西食用菌产业过度依赖种质资源的现状,从一开始,广西就锚定优选品种。

据介绍,广西搭建了“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产学研协作平台,建立了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成立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食用菌创新团队,以及全州、宜州、田林、龙州4个食用菌特色作物试验站。

仅2020年至2023年,就在柳州、桂林等7个设区市建成区域性食用菌良种繁育基地10个,新增优质菌种菌棒供应能力6000万棒以上。

云耳是广西特有的黑木耳品种,人工栽培有近千年的历史。

为保护和利用这一广西特色食用菌种质资源,从2007年起,项目组就在桂西北地区开展野生云耳品种资源的收集,历经10余年的研究和驯化,选育出中早熟品种“桂云3号”菌株。

“桂云3号”每棒可产干耳50克—75克,泡发率1∶20以上,原料成本降低17.1%—23.6%,比常规栽培品种黑木耳“916”早7天至15天上市。每亩云耳年增收达0.8万—1.8万元。

自治区农技推广站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说:“‘桂云3号’首次获得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授权,填补了广西食用菌没有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空白,一举获得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目前,黑木耳(云耳)已成为广西产量排名前五的主要食用菌品种,鲜品年产量保持在11万吨以上。近3年来,已累计推广6814万棒,新增产值3亿多元。

要素保障改善 突破产业发展瓶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将食用菌发展列入《广西加快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出台相关政策举措,突破产业发展瓶颈,解决“卡脖子”难题。

创新设施用地管理。印发了《广西设施农业项目建设流程指南》等文件,在全国率先将食用菌制棒场地由辅助设施调整为按生产设施用地管理。在贵港市颁发了全区首批土地经营权不动产权证书,为食用菌企业的资产盘活和贷款质押提供新途径。

完善全产业链配套。出台了广西加快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建设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配套设施,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配套建设用电专线。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2023—2024年,广西统筹中央与自治区本级资金9168万元,扶持54个食用菌生产主体新建或扩改建食用菌钢架大棚和工厂化车间,撬动14.2亿元社会资本投入到食用菌设施、设备现代化、工厂化建设改造。

创新“桂惠贷”贷款贴息。由农业农村部门定期向金融部门推送食用菌重点项目“白名单”,金融机构按降低3个百分点后的利率发放优惠贷款。目前,已有62个项目获得授信,授信总金额1.13亿元。

创新多项种植模式。以“科技兴菌”为主线,集成创新了稻菌轮作、反季节生产、“秸秆(药渣)—食用菌生产—菌糠还田”等10多项高效栽培技术,推动食用菌产业向设施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目前,设施生产食用菌产量占全区总产六成以上。

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广西制定了食用菌生产、原料、抗病性鉴定、菌渣利用等相关标准20余项。

推动“桂菌”品牌出省出海。积极组织引导本土食用菌企业和产品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具有国际与区域影响力的展销活动,举办2023中国(广西)—东盟现代设施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广西食用菌品牌响彻大江南北,出省出海大势已成。

一系列“组合拳”的打出,让广西食用菌发展呈星火燎原之势力。

据农业农村部门统计,食用菌产业在全区44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现了100%全覆盖,2023年全区有28个县(市、区)食用菌产值过亿元,近4年全区食用菌总产量稳定在百万吨以上。今年上半年,全区食用菌鲜品总产量达到53.18万吨,同比又有新增长。

目前,广西已基本形成了香菇、木耳、平菇等设施化生产,双孢蘑菇、杏鲍菇、银耳等工厂化生产,秀珍菇、红椎菌、灵芝、茯苓等食药用菌和桑枝食用菌六大食用菌优势产区。

联农富农强劲 小菌子成就大产业

日前,记者来到龙州县北部湾食用菌产业示范区,但见座座大棚菇房拔地而起,工人们在雾气腾腾的菇房忙个不停,拉货车辆排起了长队。

位于示范区内的广西君宝颜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我们已建起了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有机银耳全产业链生产加工基地,带动周边食用菌种植户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乡村振兴必须产业先行,壮大产业必须龙头带动,唯其如此,才能联农富农,让小菌子成就乡村振兴大产业。

为此,广西紧盯食用菌行业名企,统筹组织区、市、县代表团赴北京、广东等地开展专场招商。近两年,在贵港、崇左、百色引进了上海雪榕、江苏华绿、江苏品品鲜以及贵州五象实业等一批国内乃至世界知名的食用菌龙头企业落户广西,总投资额达39亿元。

“龙头企业的引进,带动全区规模化食用菌生产企业达350家,促进了广西食用菌生产的规模化、智能化、标准化的突飞猛进。”据介绍,目前广西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26家,是2015年的5倍,成为了全国食用菌现代工厂化生产的一个新标杆。辐射带动受益人群约24.12万人,参与农户户均年增收5000元。

龙头企业的引进,也助推广西打造东兰县那菇香食用菌产业现代化示范区、龙州县北部湾食用菌产业现代化示范区等10个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食用菌)产业示范区。全区涌现出龙州“君宝颜”有机银耳及“猫千岁”银耳露全产业链系列产品、灵川生态菌、东兰贵隆食用菌、贺州黑木耳等一批“桂菌”品牌,“浦北红椎菌”“田林灵芝”“融水灵芝”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食用菌在联农富农的同时,也帮助广西出口创汇。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经广西出口的金针菇达1.9万吨,出口创汇约1.43亿元人民币,分别占全国金针菇出口的54.29%和49.31%,继续保持金针菇出口第一大省区。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咬定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目标,真抓实干,一年一个台阶,让中国食用菌产业的“桂菌奇迹”名副其实。

    访问统计 | 站点地图

    注:本网为政府公益性网站,转载文章是为“三农”提供免费信息咨询。如所转载文章的作者或单位不同意转载,请与我中心联系。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电话:0771-2182500、2182501
    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信息中心 电话:0771-2182857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青山路8号(530021)

    桂ICP备19006652号 网站标识码:4500000028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