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农业技术推广专栏>>文件通知

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关于印发2025年广西花生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桂农技发〔2025〕11号)

2025-03-04 16:25     来源: 广西农业技术推广站
【字体: 打印

各市、县(市、区)农业技术推广站(中心):

花生是我区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为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部署,切实抓好花生生产关键技术措施落实,促进花生单产提升和油料稳产保供,现将《2025年广西花生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开展技术推广指导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2025年3月4日

2025年广西花生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指导意见

一、选择优良花生品种,做好种子处理

(一)推广适合我区种植的高产优质花生品种,定期更新种子。高产高油品种可选用桂花58、桂花17、桂花32、桂花36、桂花1026、贺油16、航花2号、汕油188、粤油390、仲恺花1号、湛油75等;高产高油酸品种可选用桂花37、桂花63、桂花376等;花生青枯病、锈病发生风险大的地块,可选择桂花37、桂花39、桂花41、桂花黑1号、贺油16、仲恺花10号、航花2号等多抗品种。自繁留种的须定期更新种子(3年一次),避免长期自留种引起种性退化、抗性减弱、产量降低。

(二)做好种子筛选和处理。宜选择发芽率更高的秋繁花生做种子,于播种前3~5天左右剥壳,剥壳前带壳晒种2~3个半天。剥壳后选择饱满、均匀、活力强的花生仁作种,剔除异形粒、破损粒、霉变粒。机械剥壳应选用花生专用剥壳机,减少剥壳过程损伤。播种前应进行种衣剂拌种或包衣处理,首选花生专用种衣剂或复配型种衣剂,如苯醚·咯·噻虫、咯菌腈·噻虫胺·噻呋、噻虫·咯·霜灵等,没有专用种衣剂的,可选用杀菌剂加杀虫剂进行搭配,如咯菌腈+氯虫笨甲酰胺。拌种包衣后,要在晾干种皮后的24小时内播种。

二、深翻深松,精细整地

大力推广花生与玉米、水稻、甘薯、大豆等粮食作物进行换茬轮作,减轻连作障碍。花生播种前旋耕一至两次,深耕30厘米左右,加厚活土层。土层较浅的地块可逐年增加耕层深度。有条件的,可在深耕前撒施腐熟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以培肥熟化土壤,创造良好土壤条件。松土后起垄,开好垄沟、十字沟、四周排水沟“三沟”,便于排灌和田间管理。

三、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

(一)施肥原则

1.平衡施肥,控制氮肥和磷肥用量,适当增加钾肥用量,补充钙肥、硼肥、钼肥。酸性土壤钙肥选用钙镁磷肥或熟石灰,中性土壤选用过磷酸钙或石膏。钙肥避免与其它化肥直接接触产生不良反应。钼、硼等微量元素可采取拌种或与根瘤菌剂混合拌种方式,提高利用效率。

2.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氮磷钾均衡施用,追肥以氮钾肥为主。不使用含氯肥料。

3.增施有机肥,提倡配合施用花生根瘤菌剂,促进土壤理化性质改善。

(二)施肥用量

1.施足基肥。应根据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目标产量和花生需肥规律确定用量。推荐使用氮(N)、磷(P)、钾(K)配比14-12-17、15-15-15、13-10-17、10-13-13或相近配方肥。产量水平200~300公斤/亩,施有机肥200~3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35~40公斤/亩;产量水平300公斤/亩以上,施有机肥400~5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40~50公斤/亩。钙肥根据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和目标产量每亩施用25~75公斤。提倡各种肥料在整地和播种时作一次性全层基肥施用。

2.看苗追肥。如果花生植株因缺肥或渍涝等因素长势差,可在开花下针期结合中耕追施尿素5~7.5公斤/亩+硫酸钾5~10公斤/亩,或氮钾复合肥10公斤/亩。基施钙肥不足的,撒施钙镁磷肥、石灰或草木灰20~25公斤/亩,促进花生结荚和荚果饱满。

三、精细播种,培育齐苗壮苗

(一)适期适墒播种。宜在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播种,地膜覆盖播期可比露地提早7~10天。桂南地区一般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其他地区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播种。宜选择土壤含水量在65%~75%时播种。我区春季天气变化大,应等墒情合适时播种,遇阴雨连绵天气暂缓播种,遇旱时要浇足底墒水。播种深度3~5厘米,墒好宜浅、墒差宜深。

(二)适密播种。我区花生生长后期多处于雨季,宜采用垄作栽培方式,减少后期渍涝风险。垄距一般80~90厘米,垄面宽50~55厘米,垄上播2行,小行距25~30厘米,单粒精播株距10~12厘米,每亩15000粒左右;双粒播种穴距15~20厘米,每穴播2粒,每亩8000穴左右。每亩准备带壳花生种子15公斤左右,或花生仁10公斤左右。

(三)地膜覆盖防草保墒。地膜宜选用诱导期适宜、展铺性好、降解物无公害的生物降解地膜,或厚度0.01mm的聚乙烯地膜。播种后5天左右及时破膜引苗。

(四)及时查苗补缺。在播种后10~15天及时查苗补缺,确保足够群体密度。可通过催芽补种或育苗移栽等方式进行补苗,以加快后补苗生育进程,促进齐苗。

四、做好田间管理,加强防灾减灾

(一)科学排灌。花生不同生育时期需水量有较大差别。通常幼苗期需水量少,开花结荚期需水量多,饱果期需水量又较少,即“两头少、中间多”。根据花生的需水特点,苗期土壤持水量要求保持在40%~60%,下针结荚期持水量为60%~70%,饱果期持水量为50%~60%。春花生前期遇旱应沟灌适当补水,生长后期进入汛期,雨水较多,应注意排水防涝。

(二)防控病虫草鼠害。

1.病害防治。枯萎病(包括青枯病、茎腐病和根腐病)、白绢病、叶斑病、锈病、是华南地区花生常见病害。首先采取选用抗病品种、与其它作物进行轮作、应用具有防病杀菌功能的种衣剂拌种等措施,减少病害风险。青枯病在发病初期用络氨铜水剂喷淋根部;茎腐病、根腐病等病害在发病初期用爱苗、普力克、代森锰锌、噻呋酰胺、烯唑醇、丙环唑等喷洒2~3次;白绢病在发病初期用噻呋酰胺防治;叶斑病等的防治可在苗期、始花期用代森锰锌、嘧菌酯或吡唑醚菌酯•代森联等杀菌剂喷施防治2~3次,每次间隔7~10天;锈病防治应在发病初期用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连防2~3次,根据病情间隔7~15天喷1次。

2.虫害防治。斜纹夜蛾、棉铃虫、甜菜夜蛾等食叶害虫,可于幼虫3龄前用溴氰菊酯乳油、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氯虫苯甲酰胺、辛硫磷乳油兑水喷雾防治;蚜虫、蓟马等害虫可用吡虫啉、噻虫嗪等进行防治;红蜘蛛可用哒螨灵、螺螨酯、阿维菌素等进行防治。

3.杂草防控。芽前除草在播种覆土后2天内进行,每亩用72%都尔均匀喷洒畦面畦沟。芽前除草效果不好地块,在花生苗后3~4叶期,选用花生专用芽后除草剂进行茎叶喷雾,及时防除杂草,或人工进行除草。

4.鼠害防治。在播种前和开花后及时使用高效低毒杀鼠剂放置田间地头和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统一灭鼠。

(三)注意控旺防早衰。

适当控旺可以控制花生徒长和无效生长,促进花生结荚饱满。处于中高产田且长势好的花生,在花生盛花期至结荚初期,主茎高度35厘米时,喷施烯效唑、调环酸钙、花生宝等调控剂控旺。长势欠佳的花生不采取控旺措施。

基肥不足、旱薄地营养生长不良等容易导致花生生育后期早衰,要及时采取防早衰措施。在花生荚果充实期,叶面喷施0.1%~0.3%磷酸二氢钾溶液+1%~2%尿素溶液+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喷2次。缺铁地块可用0.2%~0.3%硫酸亚铁溶液于新叶发黄时叶面喷施,连喷2次。

五、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推广

传统花生种植方式依赖大量人力,劳动强度大。推广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有利于减轻生产者劳动负担,改善劳动条件,促进花生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要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经营主体及有能力的大户使用推广花生专业剥壳机、花生包衣机、花生精量播种机、花生挖掘收获机、花生捡拾摘果机、花生联合收获机等,减少播种、收获等关键环节劳动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六、适期收获

春花生应及时抢晴收获,避免花生果发芽、落果和黄曲霉毒素污染。当花生荚壳网纹变得明显,荚果内海绵层收缩并呈现黑褐色光泽,地下部80%以上的荚果饱满时,是适宜收获期。收获后,应尽快晾晒或烘干使荚果含水量降到10%以下,及早精选入库。

    访问统计 | 站点地图

    注:本网为政府公益性网站,转载文章是为“三农”提供免费信息咨询。如所转载文章的作者或单位不同意转载,请与我中心联系。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电话:0771-2182500、2182501
    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信息中心 电话:0771-2182857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青山路8号(530021)

    桂ICP备19006652号 网站标识码:4500000028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