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抓好“防疫”“抗冻” 确保冬种马铃薯高产稳产
一、苗情动态
据钦州市马铃薯苗情动态监测点1月13日观测,荷兰15号出苗率91.1%,同比增5.4%;希森6号出苗率92.9%,同比增7.2%;雪川红出苗率80.4%,同比减8.9%。荷兰15号株高40.48厘米,同比矮2.0厘米;希森6号株高39.52厘米,同比矮2.9厘米;雪川红株高42.52厘米,同比矮5.2厘米。目前各品种均已进入块茎迅速膨大期。
据玉林市马铃薯苗情动态监测点1月18日观测,荷兰15号、雪川一号、合作88及青薯9号四个品种的出苗率均为100%,株高分别为24.1厘米、20.8厘米、21.5厘米和19.1厘米,均比上年有所降低。目前各品种长势正常,均已进入块茎膨大期。
二、气象分析
去年12月份,我区大部气温明显偏低、降雨偏少、日照正常偏少,月内出现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和两次降温过程,不利于马铃薯幼苗生长。今年1月上旬气温有所回升,温光条件比较适宜马铃薯生长,但中旬受强冷空气影响,桂南大部出现强降温天气,沿海地区有大风,寒潮降温天气对冬种马铃薯生长有较明显不利影响。
三、生产建议
我区冬种马铃薯大部分在10月下旬至11月底播种,目前均处于块茎膨大期,是产量形成的十分关键的时期,为确保马铃薯稳产丰收,下一步重点要抓好“防疫”“抗冻”等技术措施的落实:
(一)及时抓好追肥管水
马铃薯块茎开始膨大以后需要较多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供应。露地栽培的,要根据田间长势适时追肥2~3次,每隔10~15天追施1次,每亩追施15~30公斤高钾复合肥或10~15公斤硫酸钾肥,叶色退绿严重得多施,叶色发黄不严重的少施,施肥后培土盖肥。地膜覆盖栽培的,中后期以叶面追肥为主,可每隔7~10天喷施1次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其它微量元素肥料,连续喷施3~5次。
马铃薯块茎形成至快速膨大期土壤相对含水量应保持在75~80%,淀粉积累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65%~70%
(二)重点抓好晚疫病的防控
马铃薯中后期易发生晚疫病、黑胫病、青枯病、环腐病以及蚜虫、窄缘施夜蛾等病虫危害。应当在病虫害发生的早期或初期选择对口药物及时防治。春节前后我区气温变化较大,雨雾天气较多,要重点抓好晚疫病的防治,可选用银法利、福帅得、丁子香酚等药剂在初发期及时防控。黑胫病、青枯病的防治,可用春雷霉素或噻霉酮等药剂灌根处理。防治窄缘施夜蛾,在害虫始见期,选用苏云金杆菌、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灌根。
(三)持续抓好防寒抗冻工作
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当遇到霜冻、冰冻和低温阴雨寡照等自然灾害时,要加强田间管护,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确保马铃薯安全生长。可采取灌(喷)水防霜、排水抗冻、覆盖防寒、施肥增温、药物助壮等措施预防和减轻霜冻、冰冻为害。
(四)适时采收上市
当马铃薯茎叶大部分转黄到自然枯萎时,块茎内淀粉积累达到最高值,即为成熟收获期。要根据马铃薯成熟时期和抓住春节期间市场销售时机,能收获的及早采收上市,力争市场旺销期赢得较高销售价格,实现增产增收目的。收获时应选晴朗干燥天气进行,收获过程要尽量减少机械损伤,避免块茎在烈日下曝晒,以防降低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
桂ICP备19006652号 网站标识码:4500000028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