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适逢农历闰六月,暑热时间延长,高温叠加湿气形成“暑湿”双重攻势,人们更容易贪凉饮冷。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科主任魏玮表示,《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了“春夏养阳”的中医因时制宜养生原则,暑热时节人体阳气随自然界气机升散于外,形成了“外热内寒”的生理状态,此时若过度贪食冷饮,就容易导致寒邪直中中焦,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寒邪困脾”或者“脾胃虚寒”等病理变化。对此,他提出了“三宜三忌”饮食法则。
首先三宜,温养脾胃,清热不伤阳。
宜以温茶代冷饮。比如陈皮普洱茶、生姜红枣茶,既可清热解暑,又避开了寒凉直中脾胃。“生姜用一元钱硬币大小3片就够了,红枣要把枣核挖掉,然后煮水。”魏玮说。
宜食当季温性果蔬。比如选择荔枝、龙眼等温性水果,搭配冬瓜、丝瓜等平和性蔬菜。推荐晨起空腹食用“姜枣薏米粥”,选生姜3片、红枣5枚、薏米30克,煮至米烂粥稠,可温中健脾、祛湿止泻。这里还是要注意把枣核挖掉。
宜用辛香调味。烹饪的时候适量加入紫苏叶、砂仁、白豆蔻等辛香料,既能醒脾开胃,又能化解寒凉。
其次三忌,避开伤阳的陷阱。
忌大量食用冰镇饮品。若实在想吃冷饮的话,建议小口慢酌,避免空腹食用,或在午后阳气较盛时少量食用。
忌生食海鲜。暑期是胃肠炎高发季节,生腌蟹、醉虾等虽然味道鲜美,但寒湿交织,易伤脾胃,建议选择清蒸、白灼等烹饪方式,并搭配姜葱汁蘸食,利用姜的温性中和海鲜的寒性。
忌空腹食用性质寒凉的蔬果。比如西瓜、苦瓜等性寒的食物,建议作为餐后甜点少量食用。
如果运动过度了,大汗淋漓,出现疲倦乏力,甚至有时候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不适,可以用西洋参10克、黄芪10克,放鸡肉或者瘦肉、或者鸭肉来煲汤喝;如果出汗以后感受风寒或者游泳以后,可以用紫苏叶10克、荷叶5克、生姜10到15克,煮水代茶喝,可以很快把体内的寒气去掉;如果运动以后很想喝冰冻的东西来解暑,出现胃口不好、胃胀,可用陈皮、春砂仁各5克,生姜也是10到15克来煮水代茶饮,喝下去很快就能缓解。
桂ICP备19006652号 网站标识码:4500000028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