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绿色食品专栏>>专题专栏>>绿色知识

春季常见食药物质

2025-04-18 09:47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体: 打印

  食药物质是指传统上作为食品,并且已经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物质。这些物质既具有食品的属性,可以日常食用,又具备药物的功能,能够对人体产生一定的药理作用。春季常见食药物质主要有:

  蒲公英:又称婆婆丁,性味归经为苦、甘、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等功效,主要用于痈疮肿毒,如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

  鱼腥草:又叫折耳根,味辛,性味微寒,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通淋,用于湿热所致的肺痈、痰热、热淋、热痢等。

  马齿苋:味酸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除湿通淋的功效,可用于肠道湿热所致热毒泄痢、热淋、湿癣等。

  菊苣:性味微苦、咸、凉,有清肝利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等。可辅助改善痛风,但痛风或高尿酸血症人群仍应坚持低嘌呤饮食。

  食药物质概念源于中医学的“药食同源”理论,即许多中药材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作为食材来食用,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双重功效。需注意,应用食药物质时应注意辨证辨体施膳,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合理应用药膳。


    访问统计 | 站点地图

    注:本网为政府公益性网站,转载文章是为“三农”提供免费信息咨询。如所转载文章的作者或单位不同意转载,请与我中心联系。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电话:0771-2182500、2182501
    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信息中心 电话:0771-2182857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青山路8号(530021)

    桂ICP备19006652号 网站标识码:4500000028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