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茶树上主要发生的病虫害种类有茶小绿叶蝉、茶毛虫、茶尺蠖、黑刺粉虱、茶角胸叶甲、茶蚜、茶黄蓟马、茶黄螨、茶橙瘿螨、茶饼病和炭疽病等,为有效控制茶树主要病虫害,将损失控制到最低限度,确保茶叶生产和质量安全,特制订本方案。
一、防控策略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以生态调控、农艺措施为基础,理化诱控和生物防治为重点,科学合理用药相辅助的茶树病虫绿色防控策略。优先采用健身栽培、免疫诱抗、性信息素诱捕、灯光诱杀和生物农药以及保护利用天敌等绿色防控技术,科学使用高效低风险农药,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保障茶叶质量安全和茶园生态环境安全。
二、技术措施
(一)茶小绿叶蝉。维护茶园周边自然植被,间作显花草本和木本植物,秋冬季在园边适度自然留草,为蜘蛛类、寄生蜂类天敌提供庇护场所,增强生态控制潜能。生产季节,适时分批勤采,清除茶行间恶性杂草,控制虫口基数。春茶修剪后,悬挂黄红诱虫板,降低叶蝉第一峰虫口数量。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可选用桉油精、印楝素、香芹酚、除虫菊提取物、藜芦根茎提取物、茶皂素、茚虫威、联苯菊酯、虫螨腈、双丙环虫酯等药剂喷施。
(二)茶毛虫。利用茶毛虫幼虫群集的习性,进行人工捕杀。在常发茶园安装诱虫灯,羽化高峰期开灯诱杀成虫;在茶毛虫成虫羽化期,放置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捕雄虫。虫口基数达到防治指标时,实施药剂防治,可选用苦参碱、印楝素、苏云金杆菌、溴氰菊酯、氯菊酯等药剂防治,防治适期掌握在低龄幼虫期。
(三)茶尺蠖。结合茶园秋季中耕施肥,翻耕土壤,减少土中越冬虫蛹的成活率。在茶尺蠖常发茶园安装诱虫灯,羽化高峰期开灯诱杀成虫。在茶尺蠖成虫羽化期,放置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雄虫。保护和利用茶尺蠖绒茧蜂、赤眼蜂、蜘蛛类等重要天敌。虫口基数达到防治指标时,可选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茶核·苏云菌、蛇床子素、苦参碱、短稳杆菌、联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防治。
(四)黑刺粉虱。加强茶园管理,适时疏枝清园,促进茶园通风透光以抑制其发生。越冬代成虫羽化始盛期,使用黄红双色诱虫板诱杀成虫。第1代幼虫孵化盛期,可喷施联苯菊酯、溴氰菊酯等药剂。
(五)茶角胸叶甲。冬季封园时施肥翻土,深度20厘米,减少越冬幼虫基数。成虫发生期,可在茶蓬内放置黄红双色诱虫板,粘满及时更换。可选择使用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除虫菊提取物或苦参碱施药防治。发生严重茶园,在成虫出土始盛期,可结合高效氯氰菊酯或虫螨腈在防治其他害虫时进行兼治。
(六)茶蚜。茶蚜主要集中于嫩梢为害,春季适期及时采摘,可带走大部分蚜虫,是减少蚜虫虫口密度的最有效的措施;夏季采用轻修剪或采摘的方法;秋季结合轻修剪清除茶丛上部枝梢有效地消除虫源。利用蚜虫的趋黄特性,悬挂黄板诱杀。危害较重的茶园可选用氯菊酯、溴氰菊酯等药剂防治。
(七)茶黄蓟马。适时分批勤采,恶化其营养条件和庇护场所,带走部分卵、若虫和成虫。发生高峰前,可用黄绿色诱虫板诱杀成虫。防治药剂可选用除虫菊提取物、印楝素、藜芦根茎提取物、矿物油等防治其他害虫时进行兼治。
(八)害螨。主要包括茶黄螨、茶橙瘿螨。清除残枝败叶,消灭越冬虫源;用石硫合剂或矿物油等进行冬季封园;适时分批勤采,减少虫口密度;茶园螨害初期释放捕食螨,每亩释放15万-20万头。发现虫口时要及早防治,可选用藜芦根茎提取物、印楝素等药剂防治。严重发生时可结合虫螨腈防治其他害虫时兼治。
(九)茶饼病。适时分批勤采,适期修剪以去除病叶。清除枯枝,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性,平衡施肥,增强茶树抗病能力。用石硫合剂冬季封园,在发病初期喷施补骨脂种子提取物、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等药剂防治。
(十)茶炭疽病。新建茶园选种抗性强的健壮种苗。平衡施肥以提高茶树抗病力,及时剪除病枝,适时采摘。用石硫合剂冬季封园。在发病初期选用苯醚甲环唑、啶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药剂进行防治。
三、主推技术
(一)农业防治技术。秋茶采收后开始清洁茶园,合理处置茶园枯枝落叶,适时修剪茶丛,清除病虫枝叶,以降低虫口密度和病原基数。适时中翻,进行平衡施肥,施足有机肥,追施复合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二)生态调控技术。茶园不使用除草剂,采用生草栽培,茶园四周种植万寿菊、芝麻、三叶草等蜜源植物,茶园行间种植遮阴树木、花卉植物等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保护茶园生物群落结构,维持茶园生态平衡,促进茶园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三)理化诱控技术。1.灯光诱杀害虫。每30—50亩茶园安装一台诱虫灯,可诱杀鳞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害虫成虫。2.色板监测诱杀害虫。每亩茶园放置15—20片黄红双色或黄绿色诱虫板,黄红双色诱虫板监测诱杀黑刺粉虱、蚜虫和小绿叶蝉等害虫,黄绿色板监测诱杀茶黄蓟马。3.性信息素诱杀害虫。茶小卷叶蛾、茶毛虫和茶毒蛾,可在4—10月大面积连片应用性诱剂诱杀雄成虫。
(四)生物防治。1.生物农药防治。选用印楝素、苦参碱、藜芦根茎提取物、球孢白僵菌防治茶小绿叶蝉;选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短稳杆菌、蛇床子素、苦参碱等防治茶尺蠖;选用苦参碱、印楝素、苏云金杆菌防治茶毛虫;选用藜芦根茎提取物防治茶黄螨、茶黄瘿螨;选用多抗霉素防治茶饼病。2.释放捕食螨。茶园引进天敌(胡瓜钝绥螨)防治茶黄螨等螨害。在引进天敌前,茶园喷施1次植物源农药(如印楝素)以降低害螨基数。药后7—10天,于晴天或阴天将袋装的胡瓜钝绥螨(剪去包装袋上面两角)悬挂于茶树枝上,每亩茶园15万-20万头。3.保护天敌。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保护茶园绒茧蜂、赤眼蜂、草蛉、瓢虫、蜘蛛、寄生蜂等有益生物,充分利用天敌控制害虫种群数量。
(五)科学用药。在做好病虫监测的基础上,坚持达标用药,适期用药,精准用药,尽量减少用药次数。优先使用生物农药,科学、安全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境友好型化学农药。严禁在茶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农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联苯菊酯、茚虫威、虫螨腈、噻嗪酮、双丙环虫酯等防治茶小绿叶蝉;联苯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等防治茶毛虫;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联苯菊酯、除虫脲等防治茶尺蠖;苯醚甲环唑、啶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防治茶炭疽病。
注意事项。一是要对症下药,根据病虫情报,明确防治对象,抓住关键时期,适时施药。二是合理用药,科学混配、轮换用药,延缓病虫抗性的产生。三是科学施药,正确掌握农药剂量和施药时间;选择良好的施药器械,提高防治效果。四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确保茶叶产品质量安全。五是注意加强对蜜蜂等授粉昆虫的保护利用,选用对蜜蜂安全的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化学防治。
特别说明:本方案选用的农药品种为我国在茶园登记使用的农药品种,生产出口茶叶的茶园应同时遵循产品输入国的要求慎重选择农药品种。农药具体使用浓度、使用方法及安全间隔期等须仔细阅读产品标签和说明书。
桂ICP备19006652号 网站标识码:4500000028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