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小实蝇(广西二类虫害)是一种毁灭性害虫,被称为水果生产的“头号杀手”,为害柑橘、芒果、番石榴、杨桃等46个科250多种植物果实。在我区年发生4—11代,世代重叠明显,发生危害严重。预计2025年全区橘小实蝇发生程度为轻局部中等偏重,为做好橘小实蝇防控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策略
采取分区治理、联防联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策略加强橘小实蝇发生期监测,通过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技术,开展持续治理,降低危害程度。
二、防控措施
(一)成虫监测。
全年开展虫情监测,选择上年危害较重的果园,悬挂性引诱剂(甲基丁香酚)诱捕器进行监测。诱捕器悬挂高度离地面1.5米左右,避免受树叶直接遮蔽和阳光直射。每个监测点悬挂3—5个诱捕器,每个诱捕器间隔50米以上,在橘小实蝇潜在发生区,每0.5—1.0平方公里范围内挂1个诱捕器,定期统计诱虫数量。
(二)农业措施
1.清洁果园。冬季或早春,成虫未羽化前结合栽培管理,翻耕地面土层。及时捡拾虫果、落果、烂果,直接放入厚塑料袋中扎住袋口以闷死害虫,或将虫果倒入沤肥池浸泡,或饲喂鸡、鱼、猪等动物;或将虫果集中处置。
2.果实套袋。青果期,成虫未产卵前对果实套袋,套袋应选晴天进行。套袋前先把果柄或果穗基部上多余叶片疏除,视需要喷1次杀虫、杀菌剂,防止袋内病虫害的滋生为害。
3.科学规划布局。种植区内果树种类尽量统一、成熟期相对一致,避免混栽,以切断橘小实蝇的食物链。
4.种植陷阱作物。在果园周边种植陷阱作物,陷阱作物的成熟采收期早于目标作物35天左右,以集中诱杀橘小实蝇。
5.果园生草。在条件适宜的果园开展生草栽培,优化果园生态环境,培育涵养自然天敌,控制橘小实蝇发生。
(三)成虫诱杀。
在果实进入转色期后,监测发现橘小实蝇成虫时,可选在晴天点喷、点涂饵剂诱杀成虫。点喷:中下部树冠叶背,隔行或隔株点喷,每亩不少于10个点,每点约0.5平方米,每周喷1次,连续4—6次。点涂:从果实转色期开始,晴天选择在离地面1.5m高的Y型树杈上涂抹商品饵剂或自制诱饵,每亩均匀40个点左右,每20—30天涂药一次,直至果实采摘完结束。自制诱饵可用过熟芒果、青枣、香蕉等捣碎,按果:药比为100:1的比例加入80%敌敌畏或50%马拉硫磷制成诱饵。
(四)生物防治。
1.保护利用天敌和有益微生物。如蚂蚁、实蝇茧蜂、隐翅虫、步甲和白僵菌等,大力推广果园生草栽培技术。
2.果园养鸡。利用老熟幼虫从落果中跳入表土化蛹的特性,有条件的果园养鸡取食表土中橘小实蝇蛹,也可啄食落地果实内橘小实蝇幼虫,同时还能啄食杂草。在放养期间果园注意安全用药。
(五)药剂防治。
在果实转色期、橘小实蝇产卵盛期前,当平均单个诱捕器每天诱集数量在10头以上时,可喷施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等高效药剂,杀虫药液中宜添加红糖,配制后的红糖浓度达2%~5%即可,每棵树喷1个枝条。用药时间宜在上午9:00之前或下午4:00以后。从果园四周向中央围喷。使用农药要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桂ICP备19006652号 网站标识码:4500000028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464号